临渭区人文遗址(二)-渭南文旅公司
临渭区人文遗址(二)
张葛沟的天主堂
在阳郭镇贠曲张葛沟,意大利籍秦晋教区第三任主教方启升曾经在此传教、避难,并埋葬在这里。方启升墓碑是渭南多种宗教文化并存的见证。
方主教碑
明崇祯七年,法籍传教士方德望来张葛沟,开始在一窑洞内传教,发展教徒豪门懒夫人。后在北沟一平台建起教堂。清初,传至芦董村,并在村中央高地建起教堂,约占地二亩,为乳白色西欧建筑,较张葛沟教堂大,教徒多,由意大利神父主持并管理两地教会事务。
雍正年间禁教,晋陕教区第三任代牧的主教方启升,躲避在渭南张葛沟村北的一崖洞中,秘密进行传教活动。乾隆六年,他被人投毒致死,教会将其安葬于此,后迁葬高陵通远坊。署理主教李成功为他立碑纪念,原碑现保存于张葛沟一信教者家中。
当年张葛沟方启升避难时所住土窑洞尚存,称为“主教高崖”。有灶房和寝室,之间互相连通。天主堂在土崖下方的半坡窑洞,距方主教住处有百米海底之心。堂内还保留着土筑祭台,上面的阴刻十字架依稀可见。
贠曲是渭南地区天主教最早传播的地方之一,目前教民共千人左右。1999年卢董村在原教堂旧址附近,建起了宏伟的欧式教堂。2005年又在张葛沟原教堂东边沟沿平地上深寒食人兽,建成新教堂。
皇帝行宫何处寻
临渭区历史上曾存在过五个皇家行宫,分别是秦步高宫、秦步寿宫、汉莲勺宫、隋崇业宫、唐游龙宫。
秦步高宫:据《水经注》“湭水出石楼山,北流经步高宫东”,《关中胜迹图志》“步高宫在渭南城南三十里”。考古发现绝岭雄风,步高宫在阳郭镇张胡村东北500米处,遗址区内开阔平整,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积约40000平方米。中心区域有一夯土台基,残高0.5—1米,夯层厚6厘米。发现大量陶水管道、葵纹瓦当,龙、凤纹空心砖,绳纹板瓦、筒瓦等。
秦步寿宫:遗址在今崇凝镇靳尚村南200米处。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约16万平方米。尚存夯土台基长约50米,残高0.8—1.5米,夯层厚5—6厘米,夯窝径6—8厘米苏柏丽,在田坎断面暴露有排水管道及陶窑遗迹。采集有绳纹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几何纹、龙纹空心砖、方形铺地砖。并出土铜戈、铜镞等多件。刘竞
西汉莲芍宫:汉宣帝曾在官路镇莲勺村一带筑 “莲勺宫”。莲勺宫在青铜器历史上多次发现。
隋崇业宫:隋炀帝为出巡便利,大业二年在今向阳办康家沟附近筑行宫“崇业宫”。
唐游龙宫: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在今双王办事处白杨村附近筑行宫,以黑龙饮渭河水取名为“游龙宫”。
王尚德烈士陵园
王尚德烈士陵园原来位于临渭区向阳办樊家村,墓外筑有围墙,内设展览室四间。墓冢呈圆丘形,底径6米新活素,高3米。墓前立“王尚德烈士之墓”石碑一通。另有柱状纪念碑三面皆书“王尚德烈士永垂不朽”。
王尚德烈士陵园
王尚德又名王璋峰,向阳事处姚李村人凰香奈芽。早年就读武昌中华大学,被中共武汉组织派回陕西建立团的组织。他邀集友人张浩如、田涵荣,集资开办了赤水职业学校,进行革命活动。1924年领导创建了陕西第一个青年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独立支部。1925年领导成立了陕西最早的农民协会——渭南县东张村乡农民协会。1928年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他把子女和大批学生送往延安。1946年8月13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枪杀。
王尚德不仅是陕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西北农民运动的发起领导者,于佑任主持陕政时的民运部长,也是陕西教育界的著名人士。新中国成立后,王尚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因连霍高速公路扩建占用了陵园部分用地,临渭区委、区政府筹集资金予以重修。重新修建的陵园面积10.8亩,位于姚李堡村,建有王尚德烈士纪念馆、临渭区革命烈士陈列室、临渭区散葬烈士纪念区、祭奠烈士活动广场四个部分。
渭南“小黄埔”:赤水职业学校
赤水职业学校位于向阳办赤水村西南,是王尚德烈士为了传授职业技能、传播革命理论、培育革命骨干,亲手创办的。目前,这里正在修建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兵训练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渭南军事博览园。
赤水职业学校旧址
1922年8月,王尚德在樊家寺创办“渭南赤水私立职业高等小学堂”唐佳良。 1936年,在此基础上又创办“私立赤水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学校四面环水,风景秀美。校牌和校徽由于右任题写提尔之手。除开设文化课外,还设有园艺、农作物等课程。抗日战争时期,仿效延安抗大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派出部分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许多师生参加了渭华起义,不少人壮烈牺牲。许多学生都奔向延安,有的后来成为领导骨干。开国上将张宗逊曾在这里就学。解放后,学校更名为“渭南县赤水农职业学校”枫林意树。
中共赤水地下党组织在此设立秘密活动据点,多次召开会议,印制、传递文件,并掩护、转移地下工作人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赤水支部、中共赤水特别支部都是在赤水职业学校成立。现存砖木结构两层楼房1栋,坐北向南,是全区保存少有的民国时期建筑。通阔47米,共十四间,通深一间,其中主楼进深8米,东西侧楼进深14米,通高约8.4米。平面呈“工”字形。楼内正中置木质楼梯,楼梯宽1米。一层前檐做前廊,深1.2米,并布木柱11根。二层前檐施楞木,铺楼板,做走廊。屋面布灰色仰瓦,青砖墙,砖砌台明。
老城里
风雨沧桑老城墙
渭南老城墙又称“七里城”,为夯筑土墙。史称其“雄伟险固,屹然关中之巨防”。民国时虽年久失修,但形胜犹在。解放后,东西城门和城墙被先后拆除。如今城墙仅有二处残存:北门一处,长7—10米,基宽12米,顶宽10米,残高11米,内辟南北向砖砌拱形城门;林机场后院一处,即城墙东南角,宽约8米,高约10米。
老城墙一角
前秦时期建设的渭南县城,在老城南四里的明光原上。隋大业九年,在今老城位置建渭南县治。元至正二十一年斗破之灵风,元帅阔廊将城向东拓二百三十五步。明洪武初年,县丞吴云将城周扩到七里,建城门四座,东门“拱华”,西门“望秦”,南门“通塬”,北门“临渭”。东西城门上各建城楼。知县梁沂又增建花门楼。城墙门楼大地震中倒塌超级三等兵,李希雒重建,向东、向南各阔十丈,北自涌泉以东阔四丈,建东、西、北三门。崔延武整修南面城墙和城门,并建造飞楼。梁许大规模重修改建,城墙高三丈,基底宽四丈,墙顶宽两丈,新增角楼四个,敌台十二个。新易四城门,东门“望华”、西门“襟湭”、南门“抱丰”、北门“带渭”。城周七里三百二十四步。
清代知县尚九迁、孙熿、黄培相继补修。朱嘉耀补修东西二城。岳冠华给东西二城门增加瓮城,添置吊桥。太平天国火炮损毁一半城墙,知县陶森林集资补修。黄传绅修补损毁城墙一千三百四十丈。樊增祥在东南角塬上筑二座炮台。
县衙大门做鼓楼
渭南老县署在今天渭南老城的军分区院内,鼓楼就是旧县署的大门。建于隋大业九年,位于当时县城中心,明洪武年间又扩建。
鼓 楼
一般的钟鼓楼都是东西对峙,明代渭南县衙的大门却被当做鼓楼游易德。据说曾经夯筑好平台,万事俱备,准备建楼。监察御史告状说,渭南鼓楼平台高大,建设势必奢华,是劳民伤财之举。建楼之事因此作罢。
明代关中大地震发生后帝龙城,县城建筑遭受巨大破坏,钱琳琳第二年又开始复修。重建了鼓楼平台,盖好了谯楼。同治年间又重修鼓楼,重楼式建筑毕家军贴吧,重檐歇山式琉璃瓦房顶。下层宽5丈,进深3丈,周围有庭柱。东西6柱,南北5柱,各有八角窗2个,上层为3间楼阁,砖台下南北向有门洞长5丈,上额“渭南县”,南面两侧“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八个字,是光绪初年渭南知县张国钧所写。门洞背面上额刻有“具瞻”二字扎坦诺斯。
泰宁宫在太华门外的南原边,建于宋代,宋真宗曾住过这里,俗称娘娘庙。鼓楼的大钟是由泰宁宫搬迁而来。它铸造于金朝泰和年间,声音洪亮。抗日战争期间,每当敌机来袭,连续敲钟报警,让群众四散躲避。敌机过后,间断鸣钟解除警报。大炼钢铁运动中,鼓楼大钟被砸碎损毁。
【出处:临渭政协文史】
【由渭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