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萱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合肥癫痫病临安路西 临安路东-上善建水

临安路西 临安路东-上善建水顺之旅


临安路东


有人说,建水是最没意思的古城,因为这里没有周庄的小桥流水,没有丽江的灯红酒绿,没有大理的小资情调。
也有人说,建水是最有味道的古城,因为这里有充溢的水墨书香,有淳朴的边城生活,有最真实的中国气质。
对我来说,走进朝阳楼迎晖门的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这个滇南红河州的古临安城赵氏雷火灸。
雄镇
东南
建水今天或许并不太出名,但旧时却是一座“雄镇东南”的名城,始建于唐南诏时期,古称“临安”。城有四门,其中三座毁于清初张献忠麾下李定国攻临安的战火,邓佩仪唯余东门朝阳楼,——话说,来建水之前看照片,还以为这座巍峨的城楼是个山寨货,谁知原来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比天安门更古老。惭愧惭愧,实在是习惯了这些年轰轰烈烈的全国“打造古镇”运动。

走进迎晖门,我欣喜地发现,城门里面是另一个天地,合肥癫痫病一个古老的仿佛停滞在时间长河里却又活生生充满真实市井味道的小天地,一个让我回忆起老家和儿时岁月的古早天地续雪。其实,我的老家比建水的建城历史差远了,但童年时外公外婆家的龙门、天井、小院里的皂角树、青石巷弄、十字路口的钟鼓楼,还有街边可以蔽日的夹道梧桐......好像都在眼前复活了。老家的一切早已消失,拆迁还房成了毫无美感的火柴盒楼房,走在过去走过很多年的老地方,已完全找不到昨日的痕迹,没料想,今天却在千里之遥的建水,乍然一股亲切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还有另一种消失,就在“打造古镇”的运动中。去过不少大名鼎鼎的古城,其中不乏精美的、情调的、优雅的,但在满街满街的精美古建、情调客栈、优雅酒吧中,满街满街为游客服务的土特产商店、当地名小吃餐馆、以及水边满满当当的茶馆麻将馆中,本地人消失了,真实的、与旅游业无关的生活消失了,古镇古城本身的味道消失了。
所以我喜欢建水,那些大多数古镇消失的东西一枪飙血,在这里还好端端存活着。不知道未来东门外的“法式风情区”打造会不会影响城门内旧世界的生活,但至少,在我置身临安老城的这个时刻,时间还像小溪一般慢悠悠流淌着,还没来得及汇集成那无可扭转的时代大潮。

Nature
老城
老城不大,只一条主街曾根菜津子,进东门朝阳门,临安东路,北正街,临安西路,一直出西门,两三公里一条路,且让我们慢慢走吧。走过“木瓜老店”、“勺粉老店”、“临安饭店”......走进老城深处。


这种精美的书画装饰在朱家花园体现得最为充分。朱家花园是建水老城不可不游的景点,位于翰林街,一条与临安东路垂直交叉的小巷,可能也是古城里外来游客最多的小巷都市邪修。这里除了建水最著名的朱家花园,还有最漂亮的“临安客栈”、最美味的“香满楼”、最艺术的“紫陶馆”、最牛叉的居委会“崇正社区”......逛逛这条热闹的小路,很有趣。

朱家
花园
朱家花园,享有“滇南大观园”美誉,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是当地乡绅朱家的豪宅。朱家由经商而发迹,继而读书入仕,最后因政治斗争中站错队致家族败落、子孙凋零,最终祖宅人去楼空,成了无主之地,几度挪作他用,未得保护。上世纪末,当地政府投资进行保护性修缮,终于令当年豪宅再现昔日荣光,在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云南成为第一期精品旅游项目,可见其不凡。
参观朱家花园,完全可以直观地领会到“雕梁画栋”一词的含义。青砖木材虽朴素,但无一处不是飞檐斗拱龙翔记,每一个细部都精雕细刻马伊琾前夫,更吸引人的是满目的书法绘画,门上、窗上、梁上甜蜜十一月,画着国画,写着诗词,还有做人、做事的传家祖训,一种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充溢在整个朱家花园。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处诗词歌赋、对联匾额,怕是得花上大半天时间的壹枝笔。
从翰林街回到临安东路,继续往西走,有座天君庙,不算是出名的景点,随便进去逛逛,好像也不收门票。进得门来,没什么游客,坐在挂满红绸带的许愿树下休息,却听旁边厢房里传来咿咿呀呀的昆曲兰菲儿,又一次感觉,像是到了江南小镇。

天君庙旁边,学政考棚名声可就不小了。在建水,如果说第一出名的是豆腐,第二出名的大概就是文风之盛。滇边小城,文气直逼江南,看似奇怪,究其原委,也不奇怪,原因就在这个“学政考棚”。明代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和学政考棚,为云南提督学政举行院试之所在,也就是说这里是滇南地区童生考秀才的地方,是正式走上科举之路的第一大关。因为有这么个考场,自然有众多学子长年汇聚于此,因为有学子汇聚,自然而然便渐渐文风鼎盛了。据说多年来建水人才辈出,曾有“临半榜”之称,意思是全云南科考中榜的士子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科考地区之冠,大概就跟绍兴在浙江的地位差不离,因此有了“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美誉。我猜测,今天建水的学子们高考之前大概也会来学政考棚的粉壁红榜前烧个香许个愿吧。
?
学政考棚与建水文庙隔着一个十字路口。路口向西就是临安西路了张蓓莉,一座高大精美的牌坊居中而立,向北是北正街,通向建水新城的核心商圈,向南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红井街,通向朱德旧居和杨家花园。

临 安路西

与临安东路相比,西路更加市井也更加安静一些,有更多当地人的稀饭小店、米线铺子、沿街叫卖“酸哆哆”(一种泡菜)的小摊贩,背阴的街沿下,三五成群的老人,一边弹唱“建水小调”,一边翩翩起舞谷米科技,好像在排演什么节目。驻足聆听了一会儿,还颇为婉转流畅,据说这种民间小调融合了汉族音乐的唱词格律和彝族民歌的传统唱腔,算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艺术融合的结晶。有人说,游建水不可不听建水小调,可惜我们没有找到正式的演出场所,不过我觉得小调小调,这样子街边驻足一听,正是恰到好处。
建水
文庙
如果说朱家花园是建水民居的代表,那么文庙就是建水古迹的代表。对于文庙,大概中国人都不会很陌生,毕竟儒教传世千年,明清鼎盛时期据说全国有1500-1800座文庙,共和国以后经过疾风暴雨般的文化革命,不知道摧毁了多少座,现存文庙的数量貌似不可考。但大点的城市多数也还有,就连我老家那个小地方,也有文庙,而且还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记得小时候,经常到文庙去游玩,文庙的景观包括每年举行的菊花展都多次出现在我小学时代的作文里。上中学以后没怎么再去文庙,后来大学离开家乡,工作去了另外的城市,说起来差不多有二十多年没有进过文庙的大门了,但是那些什么万仞宫墙、棂星门、大成殿、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坊之类,还是记忆犹新,所以一走进建水这座文庙,便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全国的文庙其实都是统一建制统一风格的。
建水文庙建于元代,700多年历史,据说其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而且以保存完好著称左天成。特别是大成殿,五开间的雕花隔窗、大梁和斗拱上的木雕、殿前大柱上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石龙抱柱”,技艺精湛,堪称中国雕刻艺术的珍品杰作。


历史上,建水文庙也曾经挪作他用,能够保存如此完好,大概跟挪为他用时仍是作为教育教学场所功能一脉相承有关吧(先为临安中学,后为建水一中)。今天的建水一中搬到了文庙隔壁,但文庙仍然承担了新儒学文化的传承功能,比如我们参观文庙这天,碑刻区正在举办幼童书法展,主题就是儒家文化里最重要的“孝道”。出文庙,继续向西远航技术,树荫更浓,便是被称为“临安首寺”的指林禅寺,最早建于宋代大理国武石磊,当然后来几经重建侨声中学,现在已经是建水县委党校所在地,院内还余保存完好的正殿以及丹墀前一座“第一山”牌坊,是距今700余年历史的元代古建筑。
若是一路向西,出了老城西门,不妨再多走几步路,眼前一片低矮的棚户区,看起来十分下里巴,其实里面隐藏着对建水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样物事——井。建水古井很出名,“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其中志书上称“供全城之饮”的西门大板井(也就是溥博井)就坐落在小巷深处梨园街西头的低洼处, 据说是水洁味甘,冠甲全滇。因为这些古井和甘美泉水的存在,造就了建水第一特产——建水豆腐。


作者:偶然草木香
来源:建水古城旅游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