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旅游产业 激活文化资源-山西戏剧网
——山西省晋中市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
平遥中国年展示特色民俗文化
晋中特色文化惊艳山西旅游竞演晚会
设在乔家大院景区内的非遗传习点
乔家大院独特的砖雕、彩绘、木刻建筑随处可见
平遥明清街上,特色文化产品琳琅满目
新编晋剧《王家大院》剧照
节庆活动文化艺术唱主角
从古城到大院,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声名鹊起到《又见平遥》的惊艳四座,600年晋商文化,支撑着晋中旅游的生命力,打开了晋中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市场。
从太行到汾水,从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太谷秧歌剧《孟母三迁》叫响全国,到晋剧《王家大院》轰动京城,一批地方特色剧目呈现生动的红色文化、晋商文化、特色民俗文化,唤醒了晋中文化所蕴含的无穷魅力。
从平遥到晋中,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中国年、万里茶路市长峰会,到“爱上晋中2018年全国手工技艺博览会”、和顺牛郎织女旅游节、介休绵山清明(寒食)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会的成功打造,让更多国际元素与晋中的历史文化融合交汇,日益呈现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山西晋中、中国晋中。
晋中,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几千年来数以千计的文明进化遗存、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晋中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旅游发展优势。
近几年,晋中市坚持把文化做成旅游,用旅游带动文化,随着全市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融悦山居,不仅让这些文化资源找到了新市场,获得了新发展,而且为旅游业增添了新内涵,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晋中市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开发、激活包括文物和文化遗产在内的现有旅游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使公众在享有旅游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充分享有公共文化权益,孙艺兴成功探索出具有当地特色、受百姓与游客欢迎、文旅融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从顶层设计上做好规划从文化设计上突出特色
“通过旅游讲好晋中故事,让晋中人更加充满文化自信,是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宗旨。”晋中市文化局局长巩海湛说,“晋中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等诸多特色文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深厚、持久、极具魅力的元素,为了让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光发热’,晋中迫切需要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载体,借助旅游资源,以优质文化服务提升百姓和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应有的示范效应。”
为此,根据本地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晋中市坚持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创建示范区两年来,晋中市从历史渊源、文化寓意、科学价值、艺术特点等方面入手,科学制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
一是古城大院传统景区继续保持好特色,防止庸俗化、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在硬件上,讲求文化效果,游客中心、咨询场所、旅游厕所等设施从整体风格上融入晋中文化元素;在软件上,加大投入力度,重新进行研究、抢救、整理,深挖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在导游的解说词中,增加介绍名胜古迹及自然旅游景点人文含量的内容,增加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是静升古镇、张壁古堡、张兰古玩城等新开发人文景观,注重文化品位与旅游品质相配套,既要彰显文化特色,又要保持文化遗存和风貌。比如在参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庄园等大院时,管理者对于农俗、时岁节令、生活习俗、礼仪、商俗、民间工艺等多处陈列进行了新的调整,并增加了相应的内容。在商俗中,管理者对当地的晋商老街进行了新的展示,对于坐商、行商经商之道进行了新的布展,更详细也更有新意;在人生礼仪的陈列中,许多地方增加了蜡像,让旅游者有了现场感、动态感;在闹元宵的陈列中,增加了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闹元宵人物活动场景,生活气息浓郁,旅游者如临其境,感染力大大增强;对于院内的楹联、匾额少年犯之七人,管理者也进行了筛自相矛盾造句选能源走私商,使大院的楹联文化更贴近大众,更有美学意蕴,也更彰显大院文化的内涵。晋中文化大院在不断更新、不断深化服务的同时,让旅游成为一种更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为中外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与此同时,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晋中还以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建设为基础,推动公共文化阵地进景区,开展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服务活动,让晋中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模式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
借助旅游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必须创新体制机制。2017年,晋中市大部分县市整合文化、旅游、文物等部门职能组建旅发委。“局改委的意义不言而喻,以前文化服务与旅游建设是‘单打独斗’,现在是‘群策群力’。文化+旅游,在宏观管理层面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以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更能满足目前文旅融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现实需求。”巩海湛说。
让文化在旅游中凸显魅力使旅游成为文化服务新载体
做文化、做旅游都需要有强烈的创新观念,没有创意就难以形成品牌。创新不是凭空捏造,得有文化基础。晋中市近几年提出并实施的“全民文化行动”战略,以“全民普惠”的视野、“全民行动”的声势、“全民提高”的目标,树起了全民文化的大旗;用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办法,打造全民参与文化的平台,不仅展示出晋中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群众文化品牌实力,更深入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直通对象、直通内容、直通地点和直通效果等问题陆汉振,也为晋中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推动晋中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巩海湛介绍说,“晋中市发动全社会大搞文化、搞大文化,这一系列战略举措,充分调动起全民参与文化的热情,并在文旅融合的创新中打造了独具文化魅力和生命力的品牌旅游目的地。包装出‘清明寒食’忠孝游、‘又见平遥’穿越游、‘太行奶娘’红色游、‘孟母三迁’教育游、‘祁寯藻书法’修学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和个性化私人订制产品,让游客深切感受晋中文化,把单纯的‘古城大院大寨’拓展为有声有色有看头的文化体验。文化的细胞使旅游更鲜活、更生动、更抢眼,也让晋中树立起独有的文化品牌,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摩洛哥王妃。”
1997年,平遥古城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那时起,平遥开始被全世界所关注。和许多世界古老的文明一样,历史文化总是和国际化紧密相连,越古老越悠久往往这种联系就越紧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三多堂、渠家大院以及晋商的故事纷纷进入全球视野。通过古城、大院,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了晋商和晋商精神,其厚重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涌向晋商故里。
2017年9月19日,第十七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古城平遥启幕,吸引了2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摄影师作品参展。历经17年的持续打造,目前,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摄影展和极具艺术水准、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2017年10月28日,由山西籍导演贾樟柯发起组织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启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部优秀影片亮相。为期8天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是晋中为山西打开的又一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侯建平。
距离平遥不远处,夏日甜心太谷县文化局建设的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也纳入当地旅游线路,免费向游客开放,有效利用旅游流动人群宣传了当地非遗文化。
近几年,晋中市采取政府补助、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做大做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介休绵山清明(寒食)文化旅游节、平遥中国年、中华母亲节暨孟母文化园主题活动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蒋申,形成了以中国社火之乡、中国晋商文化之乡等为主要内容的“八大文化品牌”,和以平遥古城、晋商大院、昔阳大寨、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主要内容的多张文化名片,它们不仅成为游客集中体验当地民俗民风精华、地域风土人情的最佳载体,还成为晋中特色文化的传播载体,使晋中借助旅游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初衷得以真正实现。
将演艺文化融入旅游使旅游文化服务更有宽度和深度
演艺文化是一个城市、一个景区的新名片,不但能让游客快速了解和欣赏到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而且能带动消费增长。近年来,围绕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晋中市采取市县联动的办法,倾力打造了印象系列《又见平遥》、新编晋剧《褒尚论道》、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太谷秧歌剧《孟母三迁》、晋剧《王家大院》等一批地方特色剧目,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之余享受到精美的视听盛宴。
山西省转型综改标杆项目、投资4.7亿元的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站在敬畏历史、敬畏先辈、敬畏晋商精神的高度,把信仰写进了生命,用生命捍卫了信仰,将晋商精神浓缩到一个故事、一个点,却又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深度白云叶山,使世界看到古城大院背后晋中人生命和精神的传承。作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又见平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又见平遥》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国内同类剧目的纪录。
由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演出的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韵味浓郁,用左权开花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音乐形式,讲述了抗战时期军民鱼水情谊和军民团结打击侵略者的英雄事迹,生动呈现了晋中、左权原汁原味的地方艺术特色和军民情深的红色文化,扩大了左权优秀传统文化的品牌效应和传播效果,为左权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集革命传统教育和娱乐欣赏于一体的文化产品,同时提升了地方特色文化服务的能力。随着文化演出活动的成功举办,晋中广大市民对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出的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实力更加自信,广大中外游客对晋中文化也愈发向往和喜爱。
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得到有效扩展,晋中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通过开发文化旅游的衍生产品等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对于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文化遗产等进行保护和开发,更好地提高旅游资源的区域价值,同时也让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有所扩展。例如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平遥古城,主街道两侧商铺现场展示销售的漆器、布鞋、剪纸、木版年画等诸多非遗文化产品让中外游客爱不释手;依托平遥牛肉、平遥推光漆、平遥宝剑制作等非遗项目建成的大型博物馆(展览馆)内亦是摩肩接踵;平遥非遗手工技艺项目一日游已经成为古城游客的必选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作为民间传统小戏曾在平遥红极一时,但上个世纪60年代后逐渐退出了平遥人的生活,如今,皮影戏在平遥又出现了,平遥龙在天皮影艺术团的演出反响热烈。还有设在乔家大院的祁太秧歌传习点,设在渠家大院的砖雕、剪纸传习点,老艺人和学员们热情投入的表演让冰冷的大院生动起来、热闹起来。其实,正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让皮影戏、祁太秧歌、砖雕、剪纸等非遗项目焕发了生机,而这些非遗项目又给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服务陈佩琪。在晋中市,传统民俗文化走进景区开展文化服务的还有许多,如左权民歌、榆社霸王鞭、太谷龟龄集酒药传统制作工艺和形意拳等,通过走进景区,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让传统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旅游产品中鲜活呈现。
非遗项目的巨大魅力,不仅为古城增添了灵动和生气,丰富了旅游业态,也让晋中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模式内涵不断丰富与深化。
巩海湛认为,借助旅游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产品,一方面扩大了文化传播,一方面使晋中公共文化服务更有宽度和深度,可谓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