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涌泉傅氏家族简记人口20余万蔚为大族-沂蒙春秋
笔者曾于2010年在新浪博客上写过一篇《临沂涌泉傅氏家族简记》的文章,当时没有见过家谱,认识有限,疏漏甚多,所以打算重新写一篇,涌泉傅氏家族人口众多,目前有谱可依的和找到线索的有大约26万人口,另外还有很多没有找到的散轶的一些家族成员,所以仍然是不完善的,随着新的考证结果的出现或者更多的傅姓找到组织,我们以后再添加。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在元末之前,沂蒙大地上鲜有傅姓出现。元末明初,我傅氏先祖讳彝公,从军落户琅琊临沂。
我们现存的明代的家谱开篇写着“吾族版筑裔也历元季之乱捐虞虢而之山左焉卜居于琅琊之南乡”,意思是从山西平陆从军迁居山东琅琊之南乡的涌泉村,现临沂市兰陵县庄坞镇涌泉村。其后开枝散叶,其子孙开始陆续迁往鲁南苏北各地。从傅彝公到现在历时近700年,现有人口20余万,到2013年清明节出版第一卷时载入人数14万,没有入谱的人名第二卷收录。
明代大迁徙距今650年,彭程程我们傅姓比大迁徙来临沂要早20多年,现在已经传至第29世,目前存世的最大辈分是18世,临沂周边的18世-29世的傅姓人,几乎全是从涌泉走出去的宗族后人。
700年的时间,从彝公一人增长至20多万,从籍籍无名到现在各行各业精英辈出,2013年统计,涌泉傅氏科级以上干部60余人,正局级30多人,厅级7人,副部级1人,建国后的首任苍山县县委书记即涌泉村的傅展如(20世),他曾任临沂县县委书记、邳县县委书记、台州专区专员(市长)宁夏民政厅长等职。傅伯达(21世)担任首任郯城县长,在郯城战斗十余年,郯城县2013年专门为其出版《传奇县长傅伯达》一书。傅氏子孙在革命中牺牲一千余人,山东省委驻扎涌泉村一年多,傅氏家族踊跃参加革命为新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由于早期文字记载的缺失,元末至明朝中后期之间的很多先祖的人名丢失,但是可以确定那时候就有很多族人开始外迁了,例如三世伯刚公迁北哨、六世宗仁公迁居睢宁傅家楼、六世祯公迁东海继而7世渊公迁赣榆黑林、深公迁莒南板泉傅家村、洪公子迁日照傅家官庄、前和庄、栈子、团林等地。
到了明朝中期,涌泉村遭受大难,族人纷纷逃难离开,最后只剩下长支一脉传承,长支七世祖生四子玎、瓘、环、珮,依据高人指点,四兄弟百年之后如约葬在一处,四人合墓而葬(玎公的是衣冠冢,原因后面细述),此举撼天地,忪神灵,傅门多得厚荫,族人渐入佳境,文者才高八斗,武之万夫不敌。九世祖子宜公始入黉宫;十世祖楫公一举成名,十一世祖汝高、启英公文风趋盛,启佑公经术韬略,《莲花表》气贯长虹,崇祯帝御批天下第一;十四世祖兰峰公铁砚磨穿,寒毡坐透,笔走蛇龙日千字,播誉朝野美名留。
八世祖玎、瓘、环、珮四兄弟,其中玎为长支,入朝为官,官居安徽凤阳中都御史,后被奸人所害,入狱客死他乡,八世老祖母的贴身丫鬟带着年幼的小公子(玎公唯一的儿子思慎公)连夜逃回家乡,偏离了方向在走到今天河东区刘店子乡石拉渊村附近,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往前走,就此定居了下来,后来思慎公(9世)长大生了两个儿子傅松斋、傅若庵(10世),傅松斋又生了三个儿子傅春兹,傅春生,傅春蛰(11世),其中傅春兹、傅春生的后人居于石拉渊,就是现今石拉渊傅姓的祖先,而傅春蛰迁居相公镇东傅屯村。傅若庵(10世)的儿子傅春彪(11世)迁居傅家赤草坡,即今天刘店子乡傅家赤草坡的先祖。而那位隐姓埋名的八世老祖母的丫鬟伐天记,她历经磨难,隐姓埋名,保住了思慎公的性命,保住了傅氏家族未受牵连,她用她的智慧、她的心血、保住了傅氏香火的延续,历史已渝477年,今天的傅氏后人,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母亲雷武九天,正式追认她为八世老祖母,傅氏后人2011年专为她刻碑纪念。
瓘为次子,有五个儿子,思明、思义、思公、思聪、思敏(9世),思明公的后人尔爵(11世)迁居河东区芝麻墩毛墩屯,尔位(11世)迁居江苏省沭阳县,尔性(11世)公的儿子养心公(12世)迁居郯城县岭北头村,尔印(11世)的后人任、衍、璜诸兄弟迁居临沭大兴镇西日晒村。思义公的后人世禄公(11世)迁居北哨村,思公的后人尔问公(11世)迁居相公镇东傅屯村(与思慎公支后裔傅春蛰合兵一处)。思聪公的后人11世迁居磨山镇华岩寺村,后来13世有星公、有斗公等又从华岩寺陆续搬迁到附近的赤土门等村。思敏公后人守性公(11世)等兄弟迁到了费县新庄镇上下崖村,其后又陆续搬迁到附近的程庄、卸甲水、豹窝、朱柳屯等村。守礼公迁居费县薛庄镇高阳村,其后代又有迁居本县傅家沟、转山前、蒙阴花果庄、松林子、平邑柏林镇固城村等地。
环为三子,环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思问公和思敬公,其后人居于涌泉村,后来也有外迁到今郯城傅桥村、马头镇南新庄、长城季庄、神山西河头、罗庄湖南崖、蒙阴垛庄、沂南双堠、罗庄区沙旦子、五寺庄、册山、南头、邳州市岔河乡、东海县温泉镇等地居住。
珮为四子。珮(8世)也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思启公和思龙公(9世)。思启有堂、尧、基、坚、堪(10世)五子,其中三子基公携家眷北徙迁到临沂城南傅家屯(今火车站附近),基公有七子,其中长支长房天祥(12世)迁居江苏省新沂港头傅庄,二房天赐(12世)迁居蒙阴县新庄村。基公四字子尔琪、五子尔约(11世)又迁居盛庄镇傅家白庄村。傅屯后裔还有迁居罗庄湖西崖、沈牌子、大埠东等村的。思龙(9世)公,字汝腾,携家眷西迁至今天贾庄乡坞邱落户,其后代又陆续迁移到附近的晒钱埠、贾庄、白山、傅家山、孤山屯、压虎庄、拾钱庄、费县崇山头等村。
12世之后的迁徙就更频繁了石狮人才网,每一支系,又陆续分迁,几百年后的今天,在鲁南苏北大地,有傅姓的村落超过了600个,有的村甚至是分四批、五批迁入。仅苍山(兰陵)一县,一千个村庄中,有傅姓的村子就有300多个。
附录一:涌泉傅氏分布村庄:(不全,以后陆续补充)
附录2,家族名人
傅彝:约公元1315年-1397年,临沂涌泉傅氏的一世祖,现今鲁南苏北地区姓傅的所称的“世”均是自傅彝开始论的。傅彝祖籍山西平陆县(即家谱上写的虞虢)人士,对元朝的异族统治不满,1351年在黄河工地上发动了起义(红巾军),同年与刘福通的起义军汇合,征战山东济宁、东平等地,傅家军的威名远扬,后来战争失利,傅彝与长子傅忠孝在沂州之南乡落脚隐居,从此傅氏的根,便深深的扎在了这片土地上。傅彝的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不屈强权、不受凌辱的民族气节。
傅玎:涌泉傅氏八世,他自幼聪明好学,18岁考取进士,后任安徽凤阳中都御史,对朝廷忠心耿耿,仗义执言,力挺改革,遭奸人谗言,被朝廷杀害,玎公致死不屈,大义凛然。
傅启佑:涌泉南支11世,字宗姬,号正公,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庄坞镇涌泉村人。傅氏南支11世,明朝万历年间廪膳生。其学问渊博,才华出众,兼善韬钤(即用兵谋略),闻名州县。
崇祯四年(1631年)春莫有雪,皇帝朱由检除掉了专断国政多年的宦官魏忠贤及其“客魏集团”的党羽后,感到由衷的高兴。新春到来,万象更新,他将以朝廷新君主的身份去治理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一天夜里,朱由检梦见太液池(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3海)五色莲花盛开。他觉得这是一个吉兆,恶梦般的混乱就要结束,明朝中兴大有希望。
第二天上朝,朱由检就将这一吉梦告诉了文武百官。消息很快传开,朝廷内阁、六部、各院寺和各省政要纷纷向皇帝奏疏贺表。傅启佑被沂州官府推荐到省城,代山东巡抚朱大典作《莲花表》,结果,“御取天下第一”轰动京城,闻名全国。莒州才子葛辉光曾评称;“美秀而文直,夺六朝之艳丽。”沂州官府崔公赠“名儒”匾,东平伯刘公举荐札授本州守备。
崇祯十七年(1644年),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拥立福王(即弘光帝朱由崧)建南明政权有功,遂加大学士,称史阁部。史可法主张全力抵御清军,招徕人才,准备北伐。弘光帝便将傅启佑荐于史阁部,“送纱帽,蓝领,札授副总兵衔”,力劝赴任啜泣的意思。傅启佑审时度势,他看到明政府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即“千里赴京上海仔,婉辞谢之”。但他仍忧国忧民,直言不讳,将种种的社会弊端,归纳列为八款(即《八款禀启》,可惜只收集到一部分)呈给史阁部,盼望明鉴。
清朝建立后,朝廷又以皇帝的名义“特旨征聘”。傅启佑以“志在隐居著述”为由,“婉言礼谢”。清内阁赠“才高品重”匾,以此褒扬。傅启佑“备览群书,兼善韬铃”。一生著有《史典集》、〈杞忧草》、《治安策疏〉、《八款禀启》等书,现除〈八款禀启〉一部分存世外,其他均已散佚。傅启佑老来得子,他去世时,儿子龙华仅四岁,家境已经贫困,但是龙华在自己的努力之下,重新振兴了家族,其子伸、倩,都成了乾隆年间的贡生。
傅基:涌泉东支10世,临沂城南傅家屯的始迁祖,九世思启公的第三子,清朝康熙初年间,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带领家人北徙五十里,落户傅家屯。遣承祖训“耕读继世,忠厚传家”,基公待人谦和,在沂州府颇有美名,七子奋斗经营,长支尔公两房传承,长房天祥港头傅庄,二房天赐徒蒙阴新庄,傅屯四子,二三六七,四子尔琦、五子尔约迁居傅家白庄,合族敦睦、俊才辈出、忠孝廉明、尊长悌兄、人丁兴旺,时值今日,傅屯为临沂城中心要地,其后人更是人才辈出,大显身手。
傅启彪:涌泉南支11世故事的小黄花,金面赤须,手持双斧,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明末,因不满官府黑暗,参加义军,屡立战功。由于性情刚烈,与部下发生纠葛,索性回乡,并将双斧扔入西北井中。然而地方官府难容,便四处奔波,过起流浪生活。传闻在邳州一带,地方土匪猖獗,闻启彪公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便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便邀请启彪公前赴鸿门宴,启彪公大义凛然,只身前往,席间众匪徒伺机行刺,被彪公一一制服,众贼人答应彪公不再作恶,自此启彪公名声远扬,威震四方。由于不便回乡出走数十年,杳无音讯。康熙年间,族人有至岔河者,闻启彪公在此安身隐居,改名康宁,另娶妻生子,异乡繁衍一支。2009年涌泉续修家谱,该支族人认祖归宗。
傅源恒:傅氏从涌泉迁居费县上下崖后的第三代,涌泉北支傅氏十三世,出生于费县南乡东柳社下崖村,名文渊,康熙年间授典史衔,兼领县丞、主簿职。史载其为人正直,幼承庭训,少即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礼义具备,诗文皆精,费县志和沂州府志皆记载其“忠厚老诚有古人风”。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深受费县百姓爱戴。配氏失考,子二金玉、金声,女一嫁东流吴家雍裔长子如陵(字希眉),与清代沂州府名儒康熙皇帝亲授“忠孝节义”的大教育家吴雍裔是亲家关系。源恒公后裔徙居今费县马庄镇南豹窝村,该村傅氏皆是他的子孙。
傅育岩:字品山,号近兰,涌泉傅氏14世。1756年(清乾隆丙子科)举人。据《临沂县志文学列传》记载:傅育岩“孝友兼全诗文俱优”。惟作品大多遗失,所存者只有《断香诗集》一册及祭文等杂多数篇。
傅育器:字赐汝,号兰峰,涌泉傅氏14世。清嘉庆年间贡生。据《临沂县志 文学列传》记载:傅育器长于诗文,尤工米氏草书,有“天下笔力数兰峰”的美誉。他年老双目失明后仍挥笔自如。“八十三岁一老翁,终遭千字走蛇龙”,可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的书法功力。惟因迭经世变,其作品存世不多,仅有的也残缺不全。
建国初陈余海,山东省委书记、著名书法家舒同曾专程来临沂寻找傅兰峰的文章书法作品。
傅思议字鹤亭(1903-1927)苍山县磨山镇赤土门村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连代表,在东江等战役中多次负伤,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中校营长。1926年底赴济南做军事秘密工作,后在徐州济民医院机关部,秘密联络江淮志士。因内奸告密,1927年5月7日,与王世和等十五人被奉系军阀张宗昌逮捕。他挺身自承,威武不屈,27日被害于徐州东郊河畔。
傅展如:傅鸿业,字展如(1916-1986)涌泉村人,.历任苍山县县委书记、临沂县县委书记、邳县县委书记和鲁南三地委武装部部长。1949年3月,作为山东南下干部进入浙江,历任杭州市军管会公安部秘书长、浙江省公安厅人事处长、省政法委副书记、台州专区专员(市长)、浙江省监察厅厅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等职。
傅伯达:傅承智、字伯达(1905-1993),外号“傅豁子”,涌泉村人,历任郯城县县长,临沂县县长。2013年,郯城县政府专门出版了《传奇县长傅伯达》一书。他18岁考入临沂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在涌泉、临沂、层山、沙埠等地教书10余年,其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接受了革命思想。1942年4月任马陵办事处主任兼武装大队长,他不畏艰险,多次带队深入敌占区拔掉日伪据点多处,打得敌人胆战心寒。同年6月,他率20名精干武装,化装成伪军,涉过沂河,在南营子村出其不意地把鲁南有名的匪首、帮会头子刘月亭活捉,后进行公审后处决。1943年1月,任郯城县县长兼县大队长。1944年8月,兼任郯城独立团团长。在解放马头、郯城等战斗中,他率领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英勇奋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至今,在庄坞、涌泉一带仍流传着傅伯达英勇杀敌、为民除害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他组织动员郯城人民参军支前,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1949年5月随军南下。建国后历任浙江省嘉兴专署副专员、浙江省林业厅厅长、中共丽水地委副书记兼丽水专署专员。1993年病逝于浙江省。
傅安忠:(1920-1963),生于沂南县砖埠镇沙沟村。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伍。曾任过乡长、区委宣传干事、区委书记等职。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入川,历任彭水县委组织部部长、郁山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委第一书记等职嘉和城温泉谷。1955年任彭水县第一县委书记后,多次深入民间调查,在浮夸风盛行的年代,多次为民请命,从实际出发,为老百姓疾苦奔波。他的事迹至今在彭水县一带仍然广为传颂。
傅贡三:(1915-1984)涌泉村人,苍山县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身地主家庭,六岁入私塾,十三岁入初小,后转入临沂益新街小学,十七岁考入临沂乡师。1937年开始教学生涯,他一面教书,一面做抗日工作。1939年任兰山小学学区主任,兼任涌泉小学教师。1941年日伪“双十大扫荡”涌泉,他继续在本村办教育。1952年1月,到临沂专区第六中学任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苍山县建县以后,1953年夏调任苍山一中任教,直至病逝。在《苍山县志》和苍山一中校史志中均对其有浓墨重彩的记载。傅贡三在古典文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另外他的书法艺术也有较高成就,功力深厚,技艺纯熟,书体创新,吸收美术字的形态,俊俏遒劲,别具一格。
傅泽明:涌泉东支21世,蒙阴县新庄人。临沂最著名地方特色名吃——“蒙阴光棍鸡”的发明人。最初傅泽明在蒙阴县城西岭开设炒鸡店,以烹制蒙山大公鸡为主,且口味鲜美、风味特殊吸引了大批食客。因炒鸡店工作人员全部是男士,取材又全是大公鸡,便将此菜戏称“光棍鸡”神鼎仙根,奥斯邦此店即叫“光棍鸡店”。1995年,在国家工商局进行了商标注册。今临沂、济南、北京等地均有其分店。光棍鸡色泽红亮、汁宽味浓、鲜香醇厚、药香浓郁。以其独特风味,风靡沂蒙山区。
附录三:涌泉傅氏班辈排序
涌泉傅氏由于人口太多,20多万人如果再统一字辈,重名率会极高,因此2009年第七次续谱的时候,就没有刻意强调统一字辈这件事,只是列举了一些字,可作为起名参考使用。
1962年续谱的时候涌泉连同当时参加续谱的一百多个村庄,制定了一个自23-42世的的班辈:
“信用尊崇砚 儒甫寻岫研
伟勇专峥硕 修宁导嵘磐 ”,
在使用过程中,“信”字辈、“用”字辈就出现了大量重名的。
1962年东支基公后裔也定立了自20世使用“金泽本然在”等20个字作为字辈推广使用。
2009年鲁苏皖宗亲委员会带领400余村庄又重新制定了一套班辈,作为参考使用。
内容:鲁苏皖傅氏班辈字序
班辈 字 序
一九六二年续谱,我族曾拟定二十字作为班辈字序,在其后实施过程中,诸多亲宗感到部分内容涵盖面太窄,后代起名较为困难邱县天气预报。此番续谱,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新拟定四十字作为本族今后班辈字序,可参照以前二十字选择使用。
23 永天广昌
27 作本安康
31 春宝吉庆
35 振文兴邦
39 忠孝传家
43 立志善尚
47 伟德恒全
51 同宗敬长
55 洪殿继有
59 启学崇良
附录四:
涌泉傅氏家谱
涌泉傅氏自来临沂居住历近700年,这期间曾经七次修家谱,明代家谱和清代的家谱目前尚存,这在北方地区十分难得。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家谱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更加生动。如果我们如今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
目前明清的家谱已经被几百年的虫蛀氧化,已经不能再翻动了,去年十月去涌泉终于一睹了我们的老谱的真容,十分欣慰铁路冲浪。感念老祖宗的恩德,让我们有谱可依极速爱情,使我傅氏家谱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涌泉村老谱
1962年家谱
2009年-2013年新谱
部分村庄分支谱
附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