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碎玉艾灸的历史渊源-秦立志医生工作室
1远古时期酝酿期
中医远古时期一般指的是神农氏到春秋战国这一段时期,这是灸疗的产生阶段,古代当时的中国经过了温暖期和寒冷期过渡演变,但是当时的衣食住行及医疗都比较原始,人类在冬季保暖措施就是通过烤火来度过寒冷季节,所以古人对火的人之比较深刻把他和太阳相比,这就是后来的经络的太阳经的命名缘由。古代人们生病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发现火能改善人体疾病造成的微寒怕冷感觉,并且在烤火过程中由于火燃烧造成蹦出的“火星”造成的局部烧伤能改善缓解局部疼痛症状。在氏族部落内总结形成了中国的火神文化和早起中医的雏形、“巫医”当时时代的医疗主要是通过“巫医”应用具备麻醉性和清热累的植物枝叶和火来治疗疾病。这就是中医的早起渊源,此时的火疗包括局部灸疗和火熏蒸,和用火疤痕疗法。这个通过考古已经证实。据考古研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含骨化石地层中,就发现有遗留的灰烬,和烧过的动物骨骼及土石。而后的山顶洞人(约距今1万8千年前)已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火的发现和使用,对人类生存繁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样也为灸法的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证实了“火的应用是灸法之本”
2春秋战国时期是灸法初期
1)春秋战国时期
最早记录艾是出自《四书五经》.《尔雅》篇“”《尔雅》中又称为冰台、灸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王风·采葛》。这些都是通过艾草抒发感情的诗句,《左传》载,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田恩沛!,晋景公患重病毒奶色,求医于秦,秦伯遣精于针灸术的太医医缓前往。医缓诊后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此“攻之不可”。 《庄子·盗跖篇》,“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此处的攻目前有的解释为灸法。但是个人观点从《伤寒论》的角度来解释是最完美的,《伤寒论》里面多处出现攻及下等说法,应理解为攻是攻写攻下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时期的解释是攻邪的意思包括凡属于治疗发热寒冷疾病的方法人体内旅行,包括火疗,但不是单一的指艾灸是灸疗。所以这个时期没有记载艾灸和艾草。《黄帝内经》对针灸的理论和应用有全面的论述,其中关于灸法的论述涉及36篇,对艾灸理论基础旳奠定和后世艾灸疗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素问-通评虚实论》曰:”络满经虛,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即可用灸法洽疗寒邪为患,偏于阳虚诸证。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亳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烫熨及火灸剌而去之,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契,当此之时,可灸可药”
《灵枢·剌节真邪》曰:“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即是指出血脉因寒气而凝结,,运行涩滞不畅,必须先用温熨调和其经脉,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以及项与背竹等关节交会之处,施行熨灸,以行气活血祛瘀,待温热之气到处通达,再取穴进行针刺。《灵枢·官能》云:“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次仁拉索,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即是凡遇大寒在里,或中气下陷以致阴阳俱虚的患者均用灸法。《灵枢·痈疽》第八十一云:“发于肩及,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火芮之,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即是痈疽初期时可用灸法,使痈毒得以消散。
《灵枢·癫狂》曰:“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写之话梅猪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骨癫疾者,颇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挽,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即指气机逆乱,气血失调所致的癫狂可用灸法治疗。
《素问·骨空论》“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四强雄蕊,行六穴,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屋内有鬼攻略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骨行)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孔。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月端)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黄帝内经》确定了灸法原则灸法作用温散寒邪祛风和营行气活血祛瘀温阳固脱,补中益气灸治痈疽调气通经以治癲狂。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的方方面面理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梁锦辉,该书对灸法的起源、适应证、处方及禁忌证记载颇多,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为灸法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先秦到汉是灸法的成形期
秦朝时期
先秦时期灸法已开始在民间广泛使用。《庄子·盗跖篇》:“(孔)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诸此都说明当时灸法已十分流行。但是并非完全应用艾草灸,此问题有待考证。
秦朝比较短暂并且秦始皇统一体六国后,统一文字造成许多资料的销毁,许多但是医学书籍没有销毁,也造成了医学的部分损失,但是文字统一给以后中国留下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黄帝内经》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资料。
汉朝时期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补充了中医的一本分历史空缺里面明确出现《阴阳十一脉灸经》与《足臂十一脉灸经》是介绍灸疗的专著,病症不分寒热虚实,一律“灸其脉”,但早期的灸法与艾关联不大,凡是能够燃烧之物都可用于施灸。直到战国前后,艾才被确定为专门的灸法材料。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虽以方脉见长,但对许多病证都有“可火”,“不可火”,“不可以火攻之”,的记载,说明灸疗已有了适应症与禁忌症。在治疗少阴病方面虎林天气预报,仲景十分重视灸治,《伤寒论》说:“少阴病,吐利易碎双腔龙,……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等。《汉书艺文志》中综合我国古代治病方法为“箴、石、汤、火”,火灼是古代治病四法之一地下室手记。灸法在古代曾是帝王、诸侯、将相治病诸法之上乘。临床实践证明,灸效不亚于针效,故灸法在历史上曾列箴、石、汤三法之前。书中论火灸者27条,其“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理法。
三国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著《曹氏灸方》七卷,为最早的灸疗专著。所载施灸孔穴增多,施灸的禁忌也较以前诸书具体,并申明禁灸原因。《曹氏灸经》是继先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的又一灸法专著。它较《足臂十一脉灸经》等书所载灸法孔穴多,并具体记载了灸法禁忌与禁灸的原因中华赌侠粤语。显示了秦汉三国以来灸法的进步,促进了灸法的发展。它的部分佚文保存在晋陈延之《小品方》、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及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籍中。另撰《解寒食散方》,也已佚。
4魏晋至唐宋是灸法盛行的时期
晋朝
魏晋时期黄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详载全身349个经穴的部位、主治、艾灸壮数。该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并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对灸疗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东晋葛洪撰《肘后卒救方》。书中收录了多种灸疗方法,全书记有针灸方109条,其中灸方占99条。该书较详明的记述灸法的作用、疗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对危重病症施灸方法记载较详细,首创了隔物灸邪菩萨。葛洪是倡导灸疗的先驱,并引起人们对灸疗治急症的重视。葛洪的妻子鲍姑,擅长用艾灸法,尤以治疗赘瘤与赘疣而闻名。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是中国古代4位(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女名医之一。她是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并且是使用艾草作为灸法原料的明确记载的第一人。
隋唐时期
唐代孙思邈撰集的《备急千金要方》,提倡艾灸与药物结合运用,注重灸量,施灸壮数多至几百壮,书中收载了多种隔物灸法,如隔蒜灸、隔盐灸、黄蜡灸等。还有用竹筒及苇筒塞入耳中,在筒口施灸以治耳病的“筒灸”。 唐·王冰:“火艾烧灼,谓之灸 。”可见用艾作材料点燃,烧灼肌肤为灸法的本源。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本,生长广泛,气味芳香,其叶干燥后易燃而火力缓和持久,可代替一般的树枝柴草取火。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述,殷商以前的西戎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征)兆”来定吉凶。同样道理,用艾火烧灼以治病,也应该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左传》记载了公元前581年(鲁成公10年)医缓给晋景公诊病的经过,医缓云:“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其中的攻即灸法,达指针砭,是与药物并列的医疗手段。唐代王焘注重灸疗的应用宇智波泉奈,指出:“适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故书中“不录针经,唯取灸法”。唐代已有了“灸师”这一专业之称,如唐代韩愈的《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说明此时我国灸疗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宋元代时期
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中分述“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中为防止和减少烧灼痛曹冲救库吏,还载有睡圣散,使病人在昏睡中施灸,这是将麻醉方法应用于灸疗的最早记载。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对于灸疗论述甚详,为后世针灸医籍所引用。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庄绰的《灸膏肓俞穴法》对后世颇有影响。
元代罗天益为东垣弟子,著《卫生宝鉴》一书,主张针灸与药物并重,强调温补脾胃用灸、防治中风用灸。
明清时期
明代是我国针灸的全盛时期,初现了“桑枝灸”、“神针火灸”,后又发展为“雷火针灸”。张介宾的《类经图翼》介绍了各类病证的灸疗处方。、明代医学家李言闻,李时珍之父!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烽烟狼卷。李时珍称艾叶“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弃也”,故蕲艾因此而闻名全国。李时珍的父亲还专门写过《蕲艾传》。但是古书记载用药的是南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他的经验和药物多还是来自南阳一代的医生经验和前人的经验。所以这里面毕竟含有个人因素不在过度论述。
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介绍了19种病证的灸疗处方及操作方法。吴亦鼎的《神灸经纶》是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灸疗专著。清代末年,由于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使中医事业也包括灸疗学更趋衰落,几至一蹶不振。但是由于灸疗经济有效,便于掌握,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因而灸疗方法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一阶段也是我国针灸史上重要的文献总结时期。如清人廖鸿润的《针灸集成》,收载了大量灸疗的历代史料,予以分类编排。如制灸法一节,就选录了《医学入门》、《医方类聚》、《局方》等多种前人的著述。在继承前朝灸法的基础上,明清医家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涌现出艾条灸、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桃枝灸、桑枝灸、药锭灸等新的灸疗方法。由于艾炷直接灸痛苦较大,会形成灸疮而留瘢痕,明清以来渐由各种艾条灸代替。如明·朱权《寿域神方》灸治阴证:“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而后将不同的处方研成药末掺入艾绒,用棉纸裹成艾条实按腧穴或患处,称为雷火针、太乙针、三气合痹针、百发神针、治癖神火针等。古代使用的艾条灸,有两种方法。其一为实按灸,即在施灸部位隔布(纸),点燃艾条乘热按之,使热气深透之,如范毓绮《太乙神针》之法。其二是悬起灸,清叶圭所创用,将艾条提起,距离穴位约1寸余,渐渐熏烤,瘢痕灸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形成现今温和灸法的雏型。
现代时期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祖国中医药事业,使得古老神奇的灸法“春风吹又生”。国家不断完善中医教学资料《中医针灸学》不断的修改完善更新。成都中医药大学出版了《刺法灸法学》专业论述针刺和灸法。特别是近20年来,灸法防治疾病范畴进一步扩大,防治病种迅速增多,用灸法防治各类病证已超过300余个,遍布于人体各个系统。当下,灸法防治的病种已不仅局限于一般常见病,还被尝试于抗肿瘤及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中,解决了多种现代医学为之束手的疑难问题。但是目前国内灸疗发展极不平衡,有一些医疗单位的针灸科在临床上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灸法。“但见针刺,不闻艾香”,灸疗学这一祖国的宝贵财富,面临失传的可能,应引起针灸界的重视。但是由于今年国家对中医的支持艾灸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相应配套产品更是枚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