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听课记录数学搭一搭
2024年10月25日 / 全部文章 / 浏览:1 /
实习听课记录:数学搭一搭
一、课程背景
数学搭一搭,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节实践操作课。本节课旨在通过搭建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有幸观摩了这节课,以下是听课记录。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搭建数学模型,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征。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搭建长方体
教师分发长方体搭建材料,并示范搭建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搭建长方体。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长方体。
搭建正方体
教师分发正方体搭建材料,并示范搭建过程。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搭建正方体。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正方体。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搭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它们的异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如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正方体的长、宽、高相同。
游戏环节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搭一搭”游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搭建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拼出不同的图形。游戏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竞争,课堂气氛活跃。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得当
本节课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注重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了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度高
在搭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课堂气氛活跃。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数学搭一搭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