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萱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冷雨萱武侠反思录2-新武侠的世界错乱-幻宇天地

冷雨萱武侠反思录2:新武侠的世界错乱-幻宇天地

冷雨萱

武侠反思录2:新武侠的世界错乱
这个系列是探讨港台新武侠尤其是金庸武侠的世界设定上出现的问题,系列1所说的武学设定尚属小处,我以为真正的问题出现在江湖世界和主流世界的关系设定上——
新武侠作家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将江湖世界这一原本属于少数人的亚社会形态的世界,盲目放大到主流世界中,有时甚至妄图直接取代主流世界,但却没有自觉意识或能力去解决这一放大过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然而,江湖世界和主流世界或者说现实世界毕竟终归是两码事,如此简单的盲目放大必然会导致世界的错乱,从而衍生大量冲突和矛盾。
但可惜的是,囿于创作意识的局限,很多新武侠作家乃至包括金庸在内,都陶醉于这一设定上的表面突破和进步,不仅没有反思,反而被这一设定带入了歪路而不自觉。
先举一个最典型可能也是最奇葩的例子——慕容复的“复国梦”。就拿这个事来阐述新武侠的世界错乱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根源吧,谁让它最具代表性呢。
据说慕容家的家族使命是复兴大燕国,然而《天龙八部》通篇看下来,读者却奇怪地发现,慕容复也好、慕容博也好、慕容家的家将也好,虽然心里面把复国的口号叫的震天响,但却几乎没有干过任何真正有助于复国的事情。
这个评断可能都是替慕容家遮羞了。实际上慕容家的人不仅没干过对复国而言的正事,他们干的反而都是对复国大为不利的事。比如慕容博莫名其妙地策划中原武林和萧远山的乱战,最终只给他本人带来不得不装死的结果;比如慕容复竟然能想出化身李延宗的妙策,又比如他也屁颠颠去参加西夏招亲,更离谱的是他最后认段延庆为父还自以为肯定能成功(不惜干掉包不同);更不要提包不同和风波恶这对以得罪人为最强技能的活宝,谁能想象他们身上居然还有团结他人干点大事的使命?!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下面咱们来细细分析。
1、慕容博策划“雁门关血战”阴谋的构思从何而来?
原因说简单也很简单,原文——
慕容博道:“……想我慕容氏人丁单薄,势力微弱,重建邦国,当真谈何容易?唯一的机缘便是天下大乱,四下征战不休。”
萧远山森然道:“你捏造音讯,挑拨是非,便在要使宋辽生衅,大战一场?”
慕容博道:“正是,倘若宋辽间战争复起,大燕便能乘时而动。当年东晋有八王之乱,司马氏自相残杀,我五胡方能割据中原之地。今日之势,亦复如此。”鸠摩智点着道:“不错!倘若宋朝既有外患,又生内乱,不但慕容先生复国有望,我吐国蕃国也能分一杯羹了。”
原来是为了天下大乱,从而让慕容氏有机可乘。听起来很有道理特有道理极有道理不是么?
可是问题来了——挑拨萧远山和中原武林人士大战一场,真的能让“宋辽间战争复起”?这个问题相信不难回答吧,因为这显然是两个世界层面的问题。前者是江湖世界中的江湖矛盾,后者则是主流世界的国家纷争。当然退一万步讲,因为江湖上一场稀里糊涂的打斗而导致两国开战的可能性也不是完全没有,但这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重点在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新武侠中是被设定成理所当然成立的。其逻辑是这样的:
哎呀,江湖上顶级牛逼的大人物除了我慕容博,就要数契丹的萧远山和少林玄慈、丐帮汪剑通等人了,如果我能让这些厮们打一架,闹点矛盾,这不就是江湖世界中最大的事件了么?
(关键来了)这可是咱们大江湖世界中最大的事变啊,影响深远啊!深刻改变历史进程啊!你小小的主流世界还不得立马做出反映,两国迅速开战?
好吧,我推测的有些夸张了,但很遗憾,新武侠的作家们这样想的可能性会有多低呢?不然慕容博怎么可能会冒着一生英名的风险去策划这么个损人不利己的操蛋事呢?
问题还不止于此。不论是慕容博、萧远山、玄慈等书中人物,还是小说作者,对于宋辽之间到底有没有因此而开战想来应该是异常关心的,尤其是慕容博,不知道他昼伏夜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小小的主流世界怎么还没打起来呢?但实际情况是,这压根不是小说故事的重点,甚至连慕容博自己都好像忘记关心这个事了。
因此,出于表达“为国为民”、“国际和平”等等思想性的驱使,新武侠作家必须将原本范围极小的江湖世界放大到主流世界,这或许无可厚非。然而涉及到主流世界尤其是原来江湖世界所不蕴含的很多价值观的时候,新武侠却没有拿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比如“复国梦”,相比“国际和平”可能不那么伟光正,然而相比萧峰去和契丹皇帝先拜靶子再闹翻从而实现目的,只让慕容家在江湖世界中瞎折腾,岂不是注定是无的放矢、空劳无功?
亦即,新武侠的江湖世界在盲目扩大后,只充分享受了它所需要的主流世界所赋予的权利,却没有补足主流世界所要求的义务。而这才是其世界错乱的根源所在。但这还只是其一。
其二,新武侠绝大多数时候的设定,是看起来被江湖世界所要借助的主流世界,其地位反而被江湖世界所完全凌驾,其表现特征是现实逻辑首先要服从于江湖逻辑。慕容博的这个事因为实在太过于奇葩,所以不难被看出,但还有更多地方是很难被察觉的。
2、慕容复为什么要“收揽人心”?
慕容复这辈子所做的看起来最“靠谱”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少林寺上与萧峰翻脸并挑战之。其原因是“收揽人心,以为己助”、“以兴复为第一要务,岂可为了萧峰一人而得罪天下英雄?”
然而,我们又要问了,收揽人心大概是不错了,但是收揽天下英雄的人心,对复兴大燕真的有必然助力么?就算慕容氏成为武林盟主,也许登高一呼扯个淡群雄总会听着,但真要让人跟着造反,武林盟主的号召力会有多少呢?中原群雄痛恨契丹,就不会痛恨大燕?
视野放开,我们不难联想到《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看似“成功”的案例。即张无忌整合明教从而驱逐大元朝的故事。
可是,张无忌到底干了什么呢?说白了,张无忌故事的主体是真正实现了明教的统一以及同中原六大派的团结,即江湖世界一统的故事;然而这个江湖世界的成就跟主流世界推翻大元朝到底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呢?
反过来问就更能看出问题了:推翻大元朝,必然需要明教的统一和武林的团结么?如果明教不能统一呢,大元朝就over不了?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小说中的史实人物大概会对此泪流满面吧?
因此,新武侠在关于两个世界的成就设定上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概念偷换:将一统江湖的成就挂钩甚至取代江山一统的成就,多数时候是将前者视为必要条件。
也许明教一统和明朝建立的关系还可以讨论。但我想指出的是,这一点即算是新武侠作家如金庸,都没有意识到这一概念偷换,反而习以为常,从而被带入歪路。
因为新武侠的人物——侠客,其活动范围的主体必然是在江湖世界,而成就自然也在于征服江湖世界之类,这原本没有问题,旧武侠都是这样。然而一旦将之扩大到主流世界,作家们显然不会满足于侠客的成就只局限于江湖世界了,必然将之与主流世界的普遍认可的家国成功挂钩。然而思想大概可以大而化之的融合,成就却很难无缝对接,再加上侠客的故事基本上都在江湖世界,主流世界无甚可写,于是只好以江湖成就来偷换。
而这,才是慕容复下意识“收揽人心”决断的设定惯性。又比如左冷禅,他要统一江湖就必须得先统一五岳派,而据说他还想当皇帝,不知道等他一统江湖又想统一天下的时候会不会想到——
这tm原来不是一回事啊!!
这正是江湖逻辑遇到现实逻辑的尴尬。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替慕容复感觉到荒诞——在这种世界设定中,除了发疯,似乎也没啥出路了。
不然,哪怕是吆喝上南慕容的几百个脑残粉,在大苏州拉拉“复兴大燕”的横幅、散散步、放几挂鞭炮,也比在江湖上瞎折腾动静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