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萱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冷雨萱母亲的人性 [连载]-竹子无心

冷雨萱母亲的人性 [连载]-竹子无心

冷雨萱第二部 人性的失落

2.06 母亲的人性
母亲是一个经常被歌颂的名词,大家也许都曾记得小时候写过类似《我的母亲》这样的文章,参照范文,母亲总是要用来歌颂的。挤不出歌颂自己母亲的欲望,她实在太普通了:普通的人性,普通的毛病,普通的事情,我想其他同学跟我的状况和感觉都差不多。
大多数时候母亲让我厌烦,甚至孩童的憎恨,比如每学期要交的那四元多学费,明明看见父亲给了她,可她不拖到最后,在骂我好一阵子之后是绝不肯掏出来的,好像我是讨债的黄世仁,理解不了母亲的这种心理,只有怨恨。
大概8、9岁就开始挑水做饭,可我向往的是四处疯跑,做不完的家务限制了我许多的童年玩乐,最“可恨”的是周围的小孩个个都比我能干活,找个对比都没有。大致男孩子比较自由,不用干太多的家务活。奇怪的是,对于男性,出色演绎未来人生的,几乎都是在孩童时期干过许多家务活的,至少我接触过的优秀男性都符合这个条件。优秀的定义对我来说大致包括思想的灵透、人性的善良、做人的准则以及现实的能力。
母亲,并不伟大,不是书上写的那些东西;母亲,不是女娲,是凡人一个。母亲的人性同样包含所有人性特征,母亲是人不是神。
小时候最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小孩在挨打的时候都老老实实等待父母的判决和惩罚,唯有我一个从来不肯轻易俯首就范,我成了一个笑话。外婆在我浑身是伤的时候爱怜地安慰我:“傻瓜,你为什么总要跑呢?你一跑你妈不就打得更狠了吗?”我点着头,心里想着:下回我还是要跑,虽然每次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跑。
很多人成长以后认为父母打自己打得很对,所以他们找到了对孩子动手的理由,我到现在也不认为动手打人是对的,不管他是谁。有话不能好好说吗?惩罚是可以有的,但动手就过了。
我享受外婆给我的那一份温馨,但并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当,至于邻居们的笑话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直接效果,反而觉得他们很恶心,打自己的孩子打得服服帖帖算哪门子本事?
父母们大多时候并不和我们讲道理,但他们自以为自己很有道理。每次要挨打的时候我都有预感:饭做坏了几次,家务活有多少没按时完成,这些都是硬指标,给了我足够的心理暗示,但依然无法按耐儿童玩耍的冲动,挨上一次打可以抵消这些事故,能量得以重新平衡。十次逃跑总有两次可以躲过,如不反抗就是百分之一百,打得再狠还不至于把我打死,心里是有一个评估的。外婆的被窝是我可以躲藏的,但并不是次次都奏效的。小孩子在本能驱使下不太顾及后果,大多数小孩是因为恐惧和没有安全避风港而放弃反抗。我认为比死亡更加可怕的就是恐惧!
我一生都不愿意用闹钟,因为外婆的床头有一个闹钟,在躲避母亲的时候,躺在床上睁大眼睛恐惧地听着闹钟“滴答滴答”不间断有节奏地响,这种黎明前的黑暗恐惧比直接挨一顿还难熬。
母亲大致从来不曾了解我的这种歇斯底里的恐惧,我总是在恐惧中带着疲惫睡去,清晨的睡梦中,尤其是冬天,在巨大的、突然而至的恐惧中从被窝里被母亲拎出来一顿狂抽,身体撕裂火烧的痛感立即代替了恐惧,同时也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其实,母亲比我还可怜,积累的控制欲和不满无法爆发她便不能得到心理平衡。她不具备认知儿童心理的能力,同时也看不清楚自己,本能上让她痛恨和害怕我的反抗,母亲的恐惧也不比我心里的恐惧少。
基于我的认识和所思,我并不恨母亲,反而更同情她,因为她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所以手足无措——别人家打孩子都挺顺利的,她总是遭遇反抗。父亲从来不动孩子们一根指头,每一次父亲都是长达几小时的长篇演说,苦口婆心,多少我们都听进去了一些,挨打就惨了,除了痛与恨啥都忘记了。
所以,当我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尽量不把这种恐惧感带给她,这大致就是基于对母亲人性的反思吧?多数人成年以后延续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反思,我们都曾经是儿童,可我们背叛了我们的童年。
一个人的认知高于另外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懂得真正的宽容,而绝不是仇恨。如果我们延续这种对父母的恨到终身,能说明的问题大致是作为一个人相对自己的父母来说并没有在认知上有所进步。我个人觉得,人本心理学奠基人马斯洛对父母的反思成就了他。
成长时期,不曾记得母亲和我有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从母亲身上我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弱点,每走一步人生路,尤其是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都小心翼翼,不能重蹈覆辙。
母亲并不知道我其实很感激她,母亲是个勤劳的人,是个极爱干净的人,也是一个十分善良的人,同时是一个认知极度缺乏的人。母亲的勤劳逼着我干过许多活,其实在劳动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为了一间小屋,暑假期间,母亲瘦弱的身躯带着我每天来回十几公里到厂里去劈拆旧砖,我的手起满了泡,母亲也一样,可是却比我能坚持,干的也自然比我多。为了添补家用,母亲在闲暇之余拉着重重的三轮车卖菜,可我总是嫌母亲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上学的事情,总要求我帮着整理好要卖的菜,然后就唠唠叨叨说上个没完。为了躲避她的唠叨,跑进田野,躺进草丛,希望能融进星辰大地消失在人间(卡夫卡的一个超短篇我能读懂是因为这种经历),不想再见到人和事——我们总在相互伤害。
现在回想起来,唠叨是母亲的止痛药,是劳累与心理压抑的一种释放方式。和父亲相比,母亲并未受过太高的教育,书也没看过几本,还经常为一只鸡一个蛋一棵菜毫无目标与证据的指桑骂槐——我和父亲通常觉得这太莫名其妙了!在那个年代里,人性的失落是整体的狭隘无知,靠着各自对人性本能的感性来处理成长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基于自然规律的理性思考在文化传统的误导下基本缺失。
人性本能带来的感性对待,加之文化与传统的单一性指向,这种单一性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于政治地位的争夺,广大的父母其实处在带着孩子们想办法顾及温饱,读书认字没有带着浓烈的目的性,也没有去想过教育的问题,等到高考恢复的时候,目的自然就显露出来了。只要能读大学就能有一份好工作,不忧愁温饱问题了,这个时候考虑的都还是温饱的问题,也就是基本生存的需要。
经济席发展席卷国人的时候,文化与传统的单一性指向并没有随之得到改善,而是从政治地位的争夺拐了个180度的弯,转到了经济地位的争夺,母亲们也自然逃脱不了这种苍白而有力的洗礼。
儿童的世界里母亲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传递人性的关键,母亲的伟大正应体现于此。在处于温饱平均的年代里,每个母亲几乎都要辛苦劳作,一种自然的平等让我们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劳动与朴实,教育其实就是生活,无意识中扣合了一点杜威的教育思想。
经济的发展,思想的滞后,拉开了教育与生活的距离。母亲们在思想上显然处于极度被动的弱势,能带给儿童的实在有限。尤其是在一部分母亲脱贫致富以后,辛苦的劳作已经是过往的历史,悠闲富裕的生活在没有精神自我追求的环境里带出了大量的恶劣习惯,在盲目追逐潮流中完全迷失了方向,在大量的信息和无法处理的关系中陷入了混乱,自身的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建立起来,只在随波逐流中任由自己的迷失,儿童的世界随之倒塌。
母亲们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自然也无法掌控儿童的世界,饱暖之后的精神追求沦陷在空白里,更走向一种精神上的堕落。如果我们责备80后,90后新生的一代,应该想想父母自身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把问题简单推向社会环境和电脑游戏,有点说不过去吧?父母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找到一个可以赖皮的对象,把自己的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孩子们也学会了,把责任反过来全推到父母的身上——父母是祸害,有样学样。
孩子五岁的时候开始单独搭乘飞机往来成都与深圳之间,那一年机场发生的一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同航班的一个十来岁,身高近170厘米的十分帅气的小男孩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在大家等待他入闸的时候,她的母亲,显然是个经济条件十分好的家庭主妇,就这样无视大家的时间,坚持一丝不苟地把小男孩照顾得跟襁褓中的婴儿一般,小男孩像木偶一样傻傻地站在那里听凭母亲的摆布,每个同行的人都流露出对他们的厌恶。
我在想这小男孩长大以后如何懂得与人相处?如何懂得彼此的合作?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些什么?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中国男足的表现可以说明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母亲有着关联。球场上的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而不是互相之间密切的合作,更别说大脑在指挥身体了,我们的球员大脑里有什么?一堆稻草里窝藏着一堆金钱的欲望!他们能把球踢好吗?
运动和科学一样,只有狂热喜欢运动本身的人才会有所成就,热爱运动本身是其追求这项运动的无尽内发驱动力,而不是达到所谓成功的目的是其内发的驱动力,这两种不同的动力——喜欢来自内心,成功目的来自外界,的确都可能使人获得成就,但不同的动力塑造出来的人性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因狂热追求金钱和出人头地去参加运动的结局就是男足的深刻体现——有报道称母亲们为了孩子能进入什么少年足球队向教练献上金钱和自己的肉体,太可悲也太堕落了,这样的球队从一开始就是腐烂发臭的——还能指望什么?
中国体育的状态是:凡个体项目属于单打独斗的尚有机会,涉及团体协同作战的皆是一片惨况。在我看来,体制是另外一个很小的原因,实际是个人欲望和体制目标产生的一个共振现象——个人付出的是身体健康与灵魂的双重代价,最终必然和体制一起陷入腐败不堪。这也是为什么14亿人口组建不起一支象样的球队的根本原因所在——一盘散沙,各自为政。都想成为红花,没人愿意成为绿叶——这是热爱运动还是热爱的自己欲望?
看看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大众,脑子里都有些什么你就知道放之各个领域里还能有些啥了?堕落,堕落,深渊没有底部,继续堕落吧!
在社会急剧变化中,母亲们无法适应和处理自己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常常波及孩子的成长,母亲们无法建立自己的人生,常常将孩子当作是救命的稻草,却拽着这稻草一起沉入黑暗之中。母亲本来应该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点燃孩子心灯的关键,我们大多数母亲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这个天职。人性的失落从母亲的人性失落开始,孩子的未来一大半系于母亲们的言传身教。
而女人在中国的实际社会地位和状况,在传统中扮演的角色导致了她们思想的狭隘,无论受了多高的教育和本身思想的水平关系并不大。一个普遍歧视女性的社会想要一个公平的未来难度实在大,一个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普遍潜意识,怎么可能带来未来的希望?解放女人的思想和解放女人的经济是两回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个白日梦,独立意志才能决定一个人是做人还是为奴。一个不尊重自己妻子的丈夫怎么可能教会孩子尊重他人?一个抱怨自己丈夫的妻子怎么可能教会孩子懂得人性的善良与宽容?
美剧《天赐》讲的是科幻故事,而我偏重于学习这里面父母和孩子之间相处的关系。特别是那位父亲在遭受失业无法完成给孩子买新车承诺的时候的处理方式:一部破旧的车,孩子和父亲都学会了很多东西,且不说良好心态的建立,修修补补的车可以得来多少实际的技能?现在有多少父亲陪着孩子动手做过什么?我的父亲和我一起做过很多东西,虽然当时觉父亲太烦人,他老是做自愿者下班后帮人做家具,拉我的差把我当小帮工,一做就是好几年。现在想来其实蛮好玩的,我会乘他不注意生气地推上两刨子,总会被他发现。
在游戏中,我们可以教给孩子许多知识,尽量利用你所学所知所熟悉的领域。通常,我们的父亲都比较腻烦陪孩子玩。父母能教给孩子的东西有时候比书本上的死东西要有意义得多。让孩子动脑筋,想办法,不是说说就能解决的事,也不是趴在习题上能解决的,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能积累经验,得到那灵光一现。你可以试着思考一下,一个男孩,他是家庭装修设计师,他从来没有下过一次厨房、没有收拾过一次卫生间、没有打扫过一次房屋,他的设计细节能靠谱吗?曾经拆过一只笔,小小的笔里乾坤大,那设计可以说把力学原理运用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可这是老外整出来的,我们只能抄,抄都抄不明白。
母亲们,到了应该学会改变自身的时候了,不要让“中国妈妈”的贬义继续下去。父亲们,作为大多数家庭的主宰人物,到了应该正确认识母亲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了,解放女人的思想就是解放孩子的思想。
许多男性懂得尊重自己的母亲,却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母亲,许多家庭的男性总以为自己的母亲和孩子的母亲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处理这些家庭问题的时候没有一个公正客观的立场,而是首先选定圈子的立场和位置(维护自己的父母或是维护孩子的母亲),对自己父母人性认识偏颇不足,对自己人性认识也不到位,对孩子母亲的人性认识也不全面,总之一句话,不具备解决矛盾的能力,倒是经常做激发矛盾的主力军。
没有独立认识的立场,偏颇任何一方的结局都不会给家庭、孩子带来好处。对于女人道理也是一样的,当矛盾转换到丈夫与自己父母之间的时候,女人没有自己独立认识的立场同样导致矛盾激化,家庭分崩离析。
出现家庭解体这种状况以后,由于对人性认知的严重缺乏,处理方式几乎都倾向于极端、偏激的破坏性手段,对孩子的影响可想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离婚过程体现出来的父母的恶劣人性。这导致了80后、90后中体现出一种整体意识的倾向性:一般来说女性由于对强势父亲的憎恨扩展到对社会男性的整体憎恨,男性继承了父辈的卑劣扩展到仇视贬低整体社会中的女性,再然后从这种憎恨中走向自我放逐的堕落。(网络上,一个女性遭到损害与侮辱的新闻,下面的评论极其恶毒。)
母亲们,您们对孩子有养育之恩,更别忘记了将人性的魔鬼放逐,留下人性的天使护卫孩子的灵魂!请收下天使给您们带来的一个改造自己的机会吧!把自己从无聊生活的放逐地里解放出来,随天使的步伐寻找生命的意义。
父亲们在孩子教育中的缺失问题更加严重,这大概是经济发展付出的集体代价吧?父亲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自己可以回家问问孩子,可能是强权,可能是依靠,可能是宠爱,受到尊敬的有多少呢?先有爹坑孩子,而后才有孩子坑爹。父亲们在声色犬马、吃喝嫖赌、尔虞我诈的日常人性展示里究竟都带给了孩子们些什么呢?父母带给孩子们的是贫乏与堕落,还能期望孩子给您们带来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