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萱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中班下学期工作计划丹东新闻网:丹东交通行业篇-丹东市交通局信息平台

丹东新闻网:丹东交通行业篇-丹东市交通局信息平台
千山万堑变通途——丹东构建起内通外畅的立体大交通格局
从县乡土路上的马蹄扬尘风变色,到水泥硬化路上的车如流水马如龙;从坑洼不平的狭窄碎石路,到宽敞笔直的柏油路、风光路、高速路……放眼丹东交通,一条条蜿蜒平坦的道路在山间盘旋,一座座涉水跨沟桥梁连接两端,一条条通达延伸的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连接城乡。

行走丹东,“最美公路”、“最美高速”、“最美桥梁”随处可见。纵横交错的路网,打通了山与山的道路,建起了村与村的联系,蓬勃发展的交通大格局在这片土地上延伸,交织成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千里”变“咫尺”
1978年,我市农村公路白色路面仅有2458公里。截至2018年底,我市公路总里程达9874公里。农村公路网里程增加了5223公里绵绵思远道,增幅达212.5%。农村公路黑色路面已达4396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57.2%。全地区654个行政村都通上了油路。
“40年前,我在凤城市爱阳镇的凤城煤矿工作,那时回丹东探望母亲,需要乘小火车到灌水镇,再倒火车到丹东,没有五六个小时到不了。现在就是开车,也用不上两个小时。”今年80岁的刘福山感慨道,交通的变化,让距离不再遥远。
提起现在出行的便捷,市民贺琏也有深刻的感受:“以前去长春,起码要坐10几个小时的火车,如今就是去哈尔滨,4个小时也到了,真是快了不少。”
有一组数字这样描述丹东:铁路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公路距沈阳222公里,距大连252公里,沈丹、丹大、丹海、丹通4条高速公路和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两条高铁以及东北东部铁路,加上5条国级公路、10余条省级公路、31条县级公路、205条乡级公路、1939条村级公路及5条空中航线,丹东逐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以市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行政村为基础的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全域交通运输网络。
翻开今天的丹东地图,蛛网般密集的交通网络,让丹东进入沈阳“一小时经济圈”; 空中航线,让丹东进入北京“两小时经济圈”。同时鸭绿江黄金水道和鸭绿江大桥及丹通高速公路,丹东成为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东北亚交通枢纽地位日渐稳固。

“泥土路”变“富裕路”
20年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我市很多乡镇农民出行的切身感受,尤其是宽甸地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其地理地貌的真实写照。高山、峡谷,天堑阻隔,中班下学期工作计划使这里的村庄发展举步维艰。3年前统计显示,丹东135个贫困村,宽甸就占了106个。
交通兴,百业兴。交通落后,则没有出路。“2002年全市71个乡镇完成乡乡通油路工程,2009年全市654个行政村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刘健说,从2010年起,我市开启了村道到村民组、村民组与村民组之间屯堡路的建设工作,铆足劲头致力于打通农村交通的“毛细血管”。
据介绍,近五年来,我市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着力解决撤并村通硬化路、行政村之间通硬化路建设,累计新建农村公路306公里,完成精准扶贫路217公里,完成农村旅游路、资源路及产业路建设228公里,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在进城可方便多了,天天都有车通到我们村,地里的农货也不愁卖了。”家住宽甸下露河朝鲜族乡马架子村7组村民姜忠国说,从乡里到县城有60多公里的山路,过去即使坐最早一班客运走,到了县城也接近晌午了。交通不便,种地不赚钱,有点劳动能力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无奈,他把水田改成旱田了。去年,“四好农村路”一直修到他家门口,村里的冷水大米名气越来越响,他又把旱田恢复成水田,今年他种的大米,一公斤竟卖上了16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以绿色为基础,实现从有到美的转变。近年来,我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重点推进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安防工程以及标准化养护工程建设,农村公路网通行安全得到大幅提升,为百姓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好的道路基础设施保障格乌瓦尼奥。据了解,我市着力在农村公路建、养、管、运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四好农村路”229条,7590.867公里,占全市普通公路总里程的81%。
“今天的丹东,每一处景点都有路,每一条路都有风景。”刘健说,我市不断完善县城通往各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道路条件,将通往景区景点和贫困村的道路建设纳入“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管理。同时,全力开展农村公路标准化养护工程创建活动,农村公路网通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5年来,全市实施维修改造工程1471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27座,治理安全隐患路段520.9公里,县乡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地方政府还加大了农村公路绿化投入,累计完成绿化新植、补植路树道路482公里。
高山挡不住,天堑变通途。一条条“畅、安、洁、优”的“四好农村路”,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乡村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也成为广大农民创业增收的重要引擎。因交通条件的改善,全市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业户已发展到2068个,大山深处的美景渐渐展露出原生态的容颜消瘿五海丸,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国考”中递交优秀答卷
交通好不好,除了要看公路通达率外,还要看道路建设及管理养护是否经得起车来车往的考验。交通部每5年要对全国各省的交通系统进行一次“国考”山兔大暴走,即对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方位、全口径的“考试”。国检采取省与省之间互检方式,为了提高自身的分数,各省都会戴着“放大镜”,抱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来找毛病、找问题。除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必检外,各省可以确定一个必检城市,而丹东因为道路质量及管理优秀,每次都被省政府列为必检城市,为全省增光添彩。
采访了解,“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在辽宁省交通厅组织开展的全省交通建设和管理评比中,丹东市交通运输局连续15年列全省第一。“远学山东,近学丹东”,曾经的辽宁省交通厅厅长给出这样的评价。
荣誉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背后的付出和严格的管理制度。“近几年,丹东的交通建设,可以用‘飞跃’两字来形容,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施工设计、质量监管都在不断发展。”质监部王丽君说,一方面公路建设者们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精确度。另一方面,交通质监部门及时开展质量安全综合督察,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隐患,纠正违规行为。近五年来,交通质监部门清除不合格钢筋119.805吨、中砂20立方米、碎石765立方米、灌注桩17根,要求建设单位返工处理19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渔猎弹弓网,而今迈步从头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今天,丹东综合交通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2017年,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完成投资总额24.1亿元,2018年仅国省路就完成投资总额1.17亿元,建设国省干线78.9公里。今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香泡树,实现新突破,展现新形象,全面提升公路建设整体水平。
记者 唐莉
水运工程建设谱新篇
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功能不断完善,航道建设工程及船舶建造项目持续推进……丹东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沿边开发开放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多措并举破解难题,为全市水运工程建设谱写新篇章。
科学布局,航道建设稳步向前。为保障航道畅通,丹东航道管理处在鸭绿江航道建设、维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投入。“十三五”期间,航道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1亿元,主要用于提升25km长的航道通航能力,建设卧泊基地2座,建造航道维护船9艘。这些项目的建成,单竞缇不仅改善了航道通航条件,提升了航道通过能力,促进沿江航运和经济发展,还破解了鸭绿江下游航道瓶颈,为实施“江海联运”打下基础,完善了水运运输体系建设。

无论严寒酷暑,总有一支支航道测绘队伍扎根在基层,他们被称为航道建设发展的先锋队,每一座航标的正确配布、每一项航道维护工程的建设、每一次船舶的正确航行,都离不开航道测绘人员的辛勤劳动。在航道测绘人心中,精益求精是最重要的信念追求。2015年,我市航标共有144座摩登衙门,现在有152座,航标维护正常率达到99.8%。2018年,我市继续推进了航道建设工程及船舶建造项目,包括鸭绿江公路大桥工作船码头及护岸工程、鸭绿江下游航道二期工程等。
服务港口,“以港兴市”。近年来,丹东港引航站以促进、优化港口营商环境为抓手,践行“阳光引航、服务港航”的服务承诺,树立了“水上国门第一人”形象,创新技术、管理和服务,引航艘次屡创新高,引航纪录不断刷新。据统计,丹东港引航站2018年完成引领中外船舶1150艘次,同比去年增长2.4%,其中引领超大型船舶192艘次上海异人娼馆。
近两年来,丹东港引航站打造港航企业服务“升级版”,陆续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措施。组建技术攻坚小组,利用有限的拖轮及航道资源,成功完成三四个艘次的超大型船舶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的靠、离、移泊引航作业,为港口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全面提升了港口的接卸效率,为丹东港跻身国内大中型港口之列奠定了基础。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引航安全管理建设和引航文化建设,实行网上引航业务申报、调度监控和接受群众监督,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并于2017年荣获“全国首批阳光引航建设达标单位”荣誉称号。通过建立、健全引航安全管理体系,引航安全率始终保持100%。
今年6月25日,世界海员日当天,丹东国际海员俱乐部协同丹东港边防检查站、丹东港引航站,登轮慰问了到港的利比利亚籍船员,为海员们送上节日祝福。多年来,丹东国际海员俱乐部全体工作人员,为到丹东港的中外海员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尤其是在对外轮和外籍海员的接待服务工作中,结合海员接待的新形势,不断改革创新服务方式,赢得了国内外船员的好评。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前提下,全力做好推介宣传丹东工作,从而使丹东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
记者卢瑶
创新服务模式 打通城市脉搏
去年12月25日,随着丹东公交“安东行”手机APP正式发布开始试运行,我市实现了手机扫码乘坐公交车。试运行首日,下载量超过3000人次。
几年来,丹东一直在公交创新服务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布局新模式。从更新清洁能源车辆,到优化公交运营线网,从改造站厅站牌、公交车体喷绘改色,到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硕果累累,人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丹东公交现有运营线路58条,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运营车辆总数的89%。2016年底,全市淘汰所有“黄标车”,根治了公交车“冒黑烟”现象,提前一年达到省政府节能减排及“蓝天工程”的目标。到2017年底,陆续更新增加环保清洁能源车辆411台,更新率近50%。

线网如彩带,公交路路通。丹东公交不断优化调整线路、开辟新线路肥仔球王,2017年9月,首辆空调大站快车K218路由站前北桥洞发往五龙背,2017年11月,站前发往新城区的K305、K306、K307路三条大站快车新线路顺利开通,不仅对原有公交线路起到分流作用,还打破了丹东公交沿用60余年传统“逢站必停”的营运方式。
为擦亮公交这张流动的城市名片,2018年4月底,完成了公交车车体喷绘改色项目,印有以海浪、海鸥和银杏叶为主元素的“魅力丹东”图案成了一道道流动的城市风景线。公交候车亭的亮化改造工程历时三年,现已改造了标准候车亭316个,三角式站名牌333个。公交职工统一着装上岗,提升服务、亮化窗口,建设停车场充电桩,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丹东交通创新服务的步伐从未停歇。

智慧城市,智慧公交。未来丹东公交还将逐步推进“丹东公交互联互通服务器项目工程”“丹东公交车辆安全行驶提示系统工程”“丹东智能公交视频客流分析系统工程”等建设工作,构筑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布局公共交通创新服务的新模式持续发力。
记者 卢瑶
让出行更安全 交通更顺畅
——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管理与执法纪实
近年来,我市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给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完善创新道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在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上下功夫,在“互联网+”交通管理便民利民上做文章,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行业治理取得新突破。
“在我市出租车行业中,‘黑车’一度比较猖獗,不仅扰乱了出租车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市出租车管理科科长邹永慧说,针对这一情况,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交警、公安等部门,多次对非法营运的出租车进行大规模的整治,重点查处改装、伪造营运证件和标识的从事出租客运的经营行为,取得良好的成效。2013年至2018年全地区共查处非法营运客运车辆3775辆,有效打击了“黑车”的嚣张气焰,为客运出租车市场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针对目前车辆多、车辆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我市将现代化管理设备和技术充分运用到管理之中,不断推进出租车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市本级1932辆出租汽车中,有1600辆安装GPS动态监控系统,可准确掌握车辆运行情况。随着老旧车辆的淘汰,市本级出租车汽车将在2年内全部安装动态监控系统。积极推进出租汽车“油改气”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出租汽车近1500辆,所占比重达到80%。
“今年,市交通运输局顺利平稳地完成了全市出租车运价调整工作,这对我市出租车行业来说意义重大。”邹永慧介绍说,自2006年,我市出租车价格一直没有调整,应出租车经营者及社会各界提出调整运价的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及时跟进做好市场调查,积极与出租车经营者对话研判,及时调整合理的计价器计费方式,维护了出租车运输市场的稳定。
“以交通整治为抓手,做好对事故源头管控,是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货管科科长刘景瑜说,以货运源头管理为例,我市积极开展危货道路运输专项整治工作,完成了危货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危货车辆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器材配备清单备案工作。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道路货运行业“放管服”改革,切实降低物流成本费用,减轻货运企业经营负担。实行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截至2018年底,全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初步审核办结集装箱运输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卡55个,涉及9户集装箱道路运输企业;取消车辆《道路运输证》补证登报挂失业务,截至2018年底,共补发《道路运输证》32个 ,为道路运输经营者节约成本6400元;全面推进道路货运车辆两检合并改革和取消二级维护强制性检测;加快冷链物流道路运输经营者和冷链物流车辆的审批,大力推进我市海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引导客运企业加快整合现有客运资源,提高企业公司化运营水平,进一步夯实了道路客运安全基础。”客管科科长单迪说,我市不断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客运发展模式,城乡客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回顾过去,市交通运输局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魄力,紧扣时代脉搏,一次次开创了我市道路安全管理新格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展望未来,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在防、管、治上下功夫,让我市道路交通更加畅通,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记者 李莉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筑牢信访稳定底线
近年来,丹东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平安交通”目标u掌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对全市交通系统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的职能,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形成了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行业发展风正劲足、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市交通运输局连续13年被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党组工程、一把手工程、保底工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形成抓安全、保安全的强劲态势。2018年,全市交通系统各行业管理单位共组织督察、检查300余次,发现并整治一般安全隐患和问题500多个。
在普通公路方面,加大公路巡查密度,开展险要路段、桥梁、防护的专项检查和维护工作。一个警示牌,一段钢护栏,一处路面坑槽……虽然看似不起眼,关键时刻却成为守护生命的坚实屏障。在道路运输方面,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项整治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在去年“春运”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专项督察中,共检查企业65 家,检查营运客车263台次,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70个,整改率100%。
同时,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任务台账等工作要求。坚持“书记负总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即一手抓交通基础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彻底解决困扰群众出行难、办事难、咨询难的问题。用敢于作为的行动来解决信访维稳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好评。一手抓责任、保稳定。通过一把手亲自抓好信访,让信访问题在法与理的渠道内得到妥善解决。对交通行业发生的敏感性、群体性事件,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判形势、拿出有效措施;对重大的群体事件,局领导亲自接访,亲临一线。近年来,多次有效化解新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动迁户、站前木都广场地下商铺业主等规模较大的群体上访事件,确保我市交通行业持续稳定。 记者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