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萱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从容投资临渭区山水形胜(一)-临渭政协文史

临渭区山水形胜(一)-临渭政协文史


临渭区
山水形胜(一)
渭水之南是“渭南”
山水形胜
渭河源出甘肃渭源县,汹涌澎湃八百里。在老渭南县境横贯东西,有赤水河、湭河、零河北流汇入。“临渭”之称,是因其濒临渭河之故。
渭河商末已经得名。《诗经》有“大帮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说的是周文王姬昌选中了有莘国的女子,结婚仪式很隆重,文王亲自到渭河迎亲。
魏晋时期,“渭南”一词泛指渭河南岸,尚未成为专用地名。前秦苻坚最早以渭南之名设立县治,大体辖今临渭区渭河南的东西两塬。元世祖至元元年,渭河北的下邽县被纳入并管。明太祖正式撤销下邽县。从此,县境横跨渭水南北。
秦开郑国渠,汉武帝开白公渠,引泾水入渭冰岛大狙。此前沿秦岭还有从长安引渭入黄的漕渠,既是水运航道,又有灌溉之利画堂韶光艳,渭南县是历史上著名的产粮区。
渭河是关中地区的大动脉。舜帝时已经开始航运,汉唐时期,万艘粮船转漕相过,直通长安。明清之际,沿河兴起赤水、杜化、黄家屯等集镇市场,以及上涨渡、槐衙等水旱码头。渭河千帆竞秀,水运繁忙。
农历六月六日前后,总有一次涨水,洪水冲垮上游鱼潭,满河流金耀银步练师无惨,多有红尾鲤鱼。渭南沿岸百姓便驾着“鞋船”撒网捕鱼,优哉游哉。
“渭水西来直,秦山南去深。”这是目前山水临渭的生动写照。

万艘大船过渭南
山水形胜
古代渭河水量充沛,浪涛滚滚,河道宽畅,陕棉东运、晋豫煤炭和潞盐西运,就是凭借渭河的水利之便。
渭河航运始于舜帝时代。公元前647年,晋国遭灾荒,秦穆公由凤翔向晋国运粮。粮船穿渭河过黄河,浩浩荡荡,络绎不绝。渭河水量大,河道宽畅,成为由关东运粮到长安的重要运输通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萧何在关中征集粮草,沿渭河、黄河运到荥阳卧底48天。
因渭河河道弯曲,漕运不便。汉武帝时期,大司农郑当时建议开凿漕渠,大船万艘,转漕相过。南北朝时,武帝刘裕乘战船逆渭河而上,直达长安北门,灭掉后秦。隋文帝时改漕渠为广通渠,把大兴与潼关连接起来。唐代水陆转运使韦坚重开漕渠,使经三门峡而来的漕船直通长安,每年从关东漕运粮400万石。
唐以后渭河泥沙淤积,水量锐减,航运衰落。清代,山西和韩城的煤炭从黄河龙门装船航行到三河口入渭河,上溯到渭南县白杨寨、西安草滩、咸阳码头卸煤,然后由大车载运各地。陇海铁路通车后,渭河航运逐渐衰落。
至民国时,渭南县由西向东有张义、白杨寨、穆家、沙王、下涨、上涨、陈家滩、仓渡等渡口。

百舸争流上涨渡
山水形胜
上涨渡位于渭南城北约两公里处,为渭河的主要渡口。以前西南各地货物,多经渭河航道,进入黄河分销全国。陇海铁路通车后,渭南县日渐成为晋、陕、豫商品流通的枢纽。上涨渡每日停泊各种船只二百余艘,转运的物资常常堆积如山。
渭大韩公路建成后,上涨渡为西安通往蒲城、白水、大荔、合阳、韩城以至华北各省的河渡要冲。摆渡昼夜不停,轮班作业。南北行旅乘船渡河,川流不息字节社。附近每天有几百辆马车候渡,车夫用铁槽子临时拌草喂料。一大批茶棚、餐馆、车马店应运而生,繁华热闹。如逢汛期涨水,堤岸崩蹋,摆渡遂停。
上涨度
后来又在河上架设浮桥,行人、汽车都可以通过。浮桥每条木船都下着锚,船与船紧紧相靠。接岸的地方,搭着厚厚的松木板。五十年代中期,政府设立河渡站,购买了一批大船新船,增设拖轮摆渡,枯水期用木船数10只拼搭浮桥。丰水季节,过往的马车和汽车就直接上大木船,然后用小拖轮拉着木船摆渡。
1969年上涨渡渭河大桥建成通车,当时号称“我国西北最长的公路桥梁”,也是渭南城区通往渭北各县市的惟一桥梁。直到2006年,上涨渡渭河大桥才被拆除。

渭南的母亲河——湭河
山水形胜
湭河从发源地至入渭口均在临渭区境内,是由清水河、稠水河两大支流汇聚而成。清水河发源于元象山,阎晶晶因流经秦岭石质山地,泥沙含量少。稠水河发源于石鼓山南,因流经红土丘陵沟壑区,河水泥沙含量特多。
湭河是养育渭南儿女的母亲河。先民择水而居,走出两塬原始森林。境内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北刘、白庙、史家村等,基本都在湭河上游两岸。
湭 河
湭河把南部山区分成东、西两塬。湭河川景色优美,“竹木苍郁,比之小江南”。秦汉在此设立步高宫、步寿宫,隋唐附近修建崇业宫、游龙宫。沟内林木丰茂,鸟兽出没,沿河可自流灌溉,果林、竹林、芋园甚多,被誉为“花果川”。花园川有着大片的稻田,糯米是当地名产。
湭河绕老城西北而过,贴西城而北归渭水,其河势恰似一弯新月。因渭水浊不易直接使用,渭南建城正是依托湭河末世血魔。“襟湭门”原是渭南老城西门的古有称号。湭水夜月、瑞泉瀑布、密畤晚霞、风门堆雪等美景至今让人心旌摇曳。
湭河川人宋珰是北宋名臣,他带病主持江南赈饥事宜,死于任上,积蓄仅有万卷藏书。明代关学名士南大吉罢官后,在此建“湭西草堂”,以教四方来学之士。平息荷兰之患的巡抚福建南居益,曾在此购地建立“瀑园”。名宦史记事创办的正学书院,也在湭河岸边。

风景优美湭河川
山水形胜
湭河发源于秦岭北麓,由稠水河、清水河在史家村汇合而成。自南向北出秦岭山地,经沟壑丘陵,过黄土台塬,注入渭河。在东西两塬间形成了一条大沟,俗称湭河川,长15公里,宽1—2公里,是临渭区最大的川道。沟内林木丰茂,果林、竹林、芋园甚多,春季桃杏花盛开时,风景宜人,被誉为“花果川”。
湭河上游已经发掘的北刘、白庙、史家村等仰韶文化遗址,证明远古时期人们就在湭河两岸繁衍生息。古代各部族傍水而居,对河水怀有敬畏之意,如同酋长,就将该河流称为“酋河”,或“湭河”,也有写 “沋”河的,近年来通写为湭河。
湭河川风景优美,“竹木苍郁,人烟环匝,昔人比之小江南”。秦始皇曾在西塬设步高宫,在东塬设步寿宫;隋炀帝在县东十五里修建崇业宫;唐玄宗也在城西修建游龙宫。
河水蜿蜒而过渭南老城西。每当夏秋之际,游人在小桥之上凭栏而望,月影投入水中,水波鳞鳞,银光万道,蔚为奇观,成为渭南八景之一的“湭河夜月”。
湭河水库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成,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农业灌溉的综合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湖光秀色赤水河
山水形胜
赤水河是连接临渭区和华州区之间的一条界河,由南向北蜿蜒40余公里,汇入渭河。三条支流分别是东、西涧峪河和箭峪河,中途流经黄土塬区,在高塘镇武家堡汇流成一体。赤水河以及其三条支流,流出了一幅淡淡的江南“水墨”,山岛耸立,湖光秀色,竹韵清风。
赤水之名约始见于《水经注》:“黄帝游于赤水,遗其玄珠。”这里流传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周处除三害等民间故事,从容投资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色彩。
赤水河
赤水素称关中重镇,是关中东去中原的必经之地。这里有一座著名的桥上桥。从清康熙年间到陇海铁路通车,其间近三百年,自西安经潼关到中原,或从中原经潼关到西安,皆需经此一条官道,经此一座石桥。唐代名将舒翰曾在此宿营,光绪帝和西太后曾在此驻跸。西安事变时,西北军和国民党中央军在此相持。刘志丹在这里亲自策划并指挥渭华起义。王璋峰创办赤水农职学校,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
以前,这里既是棉麦产区,也是粮棉的集散市场。津沪客商多在此采购棉花。旺季棉市摆列三行,长达里许。街上家家开铺,户户摆摊,每逢三七集会,总是人山人海。

军事要塞渭南城
山水形胜
渭南县是千年京畿,长期为三辅重地,关系京都安危。境内有下邽、故市、孝义、青原城(官道附近)等十座军事古城。老县城依山带水,雄据关中,自古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老城北边修建在湭河二阶地上,利用湭河、渭水天然屏障,既控制了制高点,又利于城内取水排水,同时控制住了渭河渡口,是拱卫长安的军事要塞。南部占了明光塬西部高地,且在东南角加修了一个小城,俗称瓮城,乃属人工设险进而提高防守功能。城墙外除东南角高地,四周均有城壕,西北城壕长年有水。
军事要塞渭南城
出东门约二里许有一天然屏障,俗称凤凰山,高约数十丈,其形若飞凤之头而得名,老西潼公路在其高崖下修一门洞而过。门洞上建有文昌阁,清张端著文称“东关文昌阁,是入渭之咽喉”,足见其地形之险要。
由渭南老街中心向南望去,如在高山之上。老渭南人把南门内东边叫东山子弗洛泽,西边叫西山子。东山子东北小沟北有一高地,住有姓秦的一户人家,故将其叫秦家岭,原教育局后院即在此崖下边。此地亦是渭南城内最高点。
东门外文昌阁上面高塬上有一个村叫书院堡,城东南角瓮城下的崔家堡,城西南角的城南堡,均是拱卫渭南的重要高地。

渭南曾是水上城
山水形胜
渭南城区南至两塬以下,北到渭河以南,东至赤水以西,西到零河以东。前秦时期建设的渭南城,原在老城南四里的明光原上。隋文帝出巡,见明光塬缺水,选择了现今老城位置为渭南县治,一千三百多年位置再没有发生变化。
老县城南部靠塬,水流众多,依山傍水。北靠渭河和关中运河,渭河夏秋水量丰沛,有水运之利。湭河提供了饮用水源,就近注入渭河,及时排泄洪水。自东向西,赤水河、东阳谷水、西阳谷水、明光谷水、湭河、杜化谷水、零河,都是从南塬流下注入渭水,几乎几里一河冯小怜,诸水绕城,一派江南风光。
渭南城附近泉眼遍地,著名的泉水就有灵池、瑞泉、甘泉、蔡泉、涌泉等十七处。姜泉、梁泉分别位于龙尾坡西东两侧,分别在唐代、明代时引入县城。这些泉水四涌而出胡苏平,清澈见底,美不胜收。唐时县尉陆贽有诗曰:“绕街流渺渺,夹砌树荫荫”。
明代渭南县城兴建有“三渡七桥”,唐代至建国前,渭河南部有杜化渠、赤水渠、东阳谷渠等六十一条。渭河改道也留下了许多湖泊和湿地。民国时候,沿岸柳树成林,芦苇千顷,水草丰茂,鸥鹭成群,鱼虾遍地,蜂蝶飞舞。

风水宝地长寿塬
山水形胜
一道湭河川把临渭区南部山区分成东、西两塬,长寿塬为东塬,属关中平原中东部紧靠山脉的黄土高原,是一块富饶美丽的风水宝地。白居易的著名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说描写的就是充满生机的长寿塬。
长寿塬旧称长稔塬,地处临渭区湭河岸东南方向,陇海铁路以南至秦岭山麓,为湭河、零河、赤水河中下游河水切割的黄土台塬区,包括丰原、崇凝、桥南三个乡镇。海拔600—800米,面积261.8平方公里。塬面东南高,西北低。东南方向程梯田型,坡顶相对平坦,幅员辽阔。这里气候“春温暖,夏不燥,秋凉爽,冬不寒”,地下水质优,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属酸性粘质土。塬下有南山的泉水渗入,东西有两川的河水滋润。塬中心处的凹陷处,据说有两个“海眼”深通地下。即使久旱不雨,只要有东北风一吹,就会有潮湿的露水。播下种子,见苗就会有一半收成。盛产苹果、猕猴桃、樱桃、柿子、核桃、小麦、玉米等。
长寿塬
因此地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长年丰收,人们便将其称之为长收塬,后来演变为至今所说的“长寿塬”。民谣说:“华阴华州水浇田,比不上渭南长寿塬”,就是这块丰美土地的生动写照。

长稔塬得名光绪帝
山水形胜
常言道:华州华阴水浇田,不及渭南长稔塬。这句话的来由,据说是来源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光绪一路西逃,来到渭南。渭南县令张世英在赤水迎驾。慈禧问:“秦川之地,人常说平展无际。这北面还差不多,怎么南边尽是山坡?”张世英说:“太后有所不知。眼前山坡,乃是塬边;上了塬仍和塬下一样,一翅平展,广阔无际。”慈禧说:“即是平地,有土无水,也是个旱塬,能长个什么?”慈禧金口玉言,如此一说,塬上便啥也长不成了。张世英连忙跪下说:“太后,这塬上可住着几万人呀,他们的衣食住行,都靠这块地供给。那可是个宝塬啊!”见张世英求告,光绪便说:“那就叫长稔塬吧!”
慈禧、光绪进了渭南县城,张世英侍候招待,把他们安顿在县衙居住,献上栗子、核桃、柿子、梨、枣等土特产。主餐是油桶底、臊子面、锅盔馍,零食有时晨包子、水晶饼。慈禧、光绪感到味美可口,张世英忙说:“禀太后、皇上,这些吃食多是塬上所产。那塬上地平土肥,雨水适时,种啥成啥!”慈禧说:“想不到这塬还是个宝塬呢!”光绪随口道:“华州华阴水浇田,不及渭南长稔塬。”慈禧笑着点了点头。

龙尾坡上“十八盘”
山水形胜
龙尾坡又叫龙翼坡,地处陇海铁路以南至秦岭山麓,长寿塬的北缘偏西,湭河岸东南方向,距渭南老城2.5公里。
东塬塬面东南高,西北低。东南方向程梯田型,坡顶相对平坦,幅员辽阔。传说这里龙脉很重,盘着一条龙叶剑波。南有华州境内的龙耳山为龙头,龙身由龙耳山往西北延伸,北面之坡形似龙尾,名为龙尾坡。
龙尾坡上“十八盘”
龙尾坡坡长2.5公里,宽2米,经北雷村,上丰原镇到崇凝镇,是通往商洛的必经之地。这里原有一条羊肠小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从西张村西沿坡盘旋,修建渭(南)桥(南)公路。1973年铺为沥青路面,公共汽车每日往返塬上,渭桥线成为东塬的交通运输大动脉算命不求人,通车沿用至今。总共十八弯,险峻陡峭,有“东塬十八盘”之称。
坡顶有棵千年古树,相传是北宋仁宗曹皇后所栽。她看到塬区浆洗困难,劝导百姓在每个村口栽上一棵皂角树。从清明山下到长寿塬头,当年那些皂角树都已枯萎,唯独这棵皂角树千年长青,至今仍果实累累。

白云观立在望岗岭
山水形胜
在临渭区湭河上游的川道里,有条南北走向的土山,名叫“望岗岭”。登高远望,两侧东西两塬遥相对峙,南部灵台山一览无余,北面湭河水库尽收眼底。闻名遐迩的道教全真派宫观白云观,曾屹立在望岗岭的高地上。

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建筑古朴,气势雄伟。文化大革命前,其建筑由北向南有:女娲娘娘庙,老君殿土地庙老爷庙,药王庙和大戏楼等;正殿边角有无量庙,道房6间,共计观内建筑物9座27间。正殿供有女娲娘娘塑像,身边有盘古氏、伏羲氏、神龙氏和轩辕氏。偏殿中间小院内有小石林、名花异草和吊表盆、焚香炉,两棵古柏高大挺拔。堂内外观为砖墙硫瓦,脊锦砥砺,飞檐斗拱,角悬钟铃,内装则是粉壁红柱,雕梁画栋,彩画满壁,其中唐玄宗携杨贵妃祭神绘图,栩栩如生。道观周围城墙合围,中有南洞门,两边有东西山门。白云观观内终日钟馨声声,香烟缭绕,延续了千年有余。古历2月29日庙会时,乞福还愿者络绎不绝。
渭华起义时,陕东赤卫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起义失败后,道观曾受到地方民团严重破坏。解放后被花园粮所占用,文革初期,被拆,堂殿梁柱椽檩拉运到吝店建粮站,地产分由大寺村、岭西村村民耕种。至今在岭西村麦田、村口等处,碑头、门墩、雨沿石之类到处可见。

望岗岭上娘娘爷
山水形胜
湭河川道有条南北走向的土岭,叫望岗岭。岭上有座庙宇,里面敬的神叫娘娘爷风云必胜。她的来历和传说中的七仙女有关。
相传,天上的七仙女向往人间。一日她拔下头上的玉簪,对着大地一划,不料把渭南塬划成了两块。王母娘娘训斥说,“你若填不平,你就死呀死在那里!”
七仙女来到人间,从秦岭脚下取来泥土,用衣襟兜着,生气地往湭河口一抛,没填平沟壑,却堆成了后来的望岗岭。她想起王母娘娘的话:“若填不平,就史家史才那里!”七仙女不想回到天庭,后来就来到附近的史家村,托生给一个叫史才的人做了女儿,取名天英。
天英长大后,在望岗岭一带救死扶伤,深受村民爱戴。她死后,民众为她塑了金身,修了庙堂,并称她为“爷”醉虾的做法。由于她本是女儿身,人们于是在“爷”前面加了“娘娘”二字。解放后,娘娘爷塑像和庙宇均被拆除。近年人们又在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庙宇,重塑了娘娘爷像。

王嘉隐居元象山
山水形胜
元象山,俗名二郎山,在渭南城南约70里处,从山北向南望,山势形如大象,故名玄象山。清代避康熙玄烨讳,改玄象山为“元象山”。传说周处在此打死一白额大虎,为民除害,故又名倒虎山、倒兽山。
东晋时期,曾有一位高人王嘉,因躲避战乱,带领弟子百人,在此山凿崖开洞,隐居多年。王嘉是前秦陇西人,不食五谷,却善断世间之事。苻坚屡次征召他出山做官,均被拒绝。后来被后秦主姚苌所杀。王嘉在元象山上留下的石磨、大戏台,以及三孔石条砌成的窑洞,至今尚存。
由于山势高,风力强,往往遇风即雨。自古以来,流传一种气象谚语:“二郎山戴帽,长工睡觉。”意思是二郎山顶云雾缭绕,天就要下雨了。这里冬季严寒,土壤冻融,岩石物理风化强烈。山之东、北、西三面有石海景观,雨后烟雾缭绕,时隐时现,宛若仙境,云随风动,山随云现,雨过天睛,蔚为壮观,为本县八景之一——象山雨霁。
民国以前东庠岛,每年二月在此山唱大戏,人马拥挤,热闹非凡。今山上有大地测量塔一座,松桦参天,风景优雅。


政协渭南市临渭区委员会
民进临渭区委员会(阴金荣编辑发布)
投稿请发电子邮箱wnqpl@163.com

临渭政协文史
带你走进神奇的文史世界.....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