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萱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再不斩丹源探秘(一)-梨乡寺庄

丹源探秘(一)-梨乡寺庄


2017年6月25日,李主席、小刘、小焦和我一行四人决定对高平母亲河——丹河的源头作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考察。
丹河作为我市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她用她那甘甜充沛的乳汁养育了长平大地的儿女,她见证了长平大地的风云变幻,也曾饱受摧残和蹂躏,一度被污染赤阳老魔,由于煤矿的私挖乱采一度出现断流。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丹河高平段的主河道得到很好的治理,"丹水秋波"的美景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加藤玲奈,丹河成为了高平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平人,作为巜丹源文学》的忠实读者,我却对丹河的源头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也从未涉足过丹源。再不斩今天,到丹源探秘的夙愿即将实现,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上午8:30,我们开车从高平市区出发,沿227省道到达北赵庄科瑞莱,然后经草芳、鹿宿、河泊,来到了一个叫李家的小自然村,此村和后沟、西窑都属河泊村委会管辖。河泊村的书记兼丹源文化旅游公司经理的孙瑞国先生热情接待了我们。 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沿李家村旁的一条小路下到了沟底,沿一条小溪溯溪而上,开始了我们的探秘丹源之旅。

河流遵循唯远为源的原则,这条小河可看作是丹河的主要源头。时值盛夏,沟中植被茂密,周围的田地中长满了半人高的玉米,竹下俊还有好多老梨树。一条小溪汩汩地在草丛中流淌,水量不大,但十分清澈。不一会儿,我们就好像进入了沼泽地带,一不小心鞋中就灌进了水,小溪的两边长满杂草,到处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
我们一边走,一边不停地用手机记录着着身边的美景,不知不觉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林地,这儿长着好多高大的不知名乔木,林中地面湿滑,好像到处都在渗着水。这儿荫翳蔽日详解九章算法,和刚才头顶烈日相比,凉爽了好多。孙书记告诉我们,我们马上就要看见丹源了。

这时小溪的水量变大了些,还能隐约听到哗哗的水声。穿过这片林地,我们来到了发鸠山(仙翁山)下的一处山岩处,只见一股水从两米高的乱岩中奔涌而出博斯曼法案,由于长年被水冲刷,看上去就像一个天然的水簸箕。因植被茂密,又在山脚下,从这儿只能看见跟前的山岩,而无法看到整个大山。
这是一条幽静的峡谷,原始植被没有遭到破坏,水口左边的岩石上有"丹河之源"四个朱漆大字。我们看见源源不断的水流和原始幽静的环境,都十分兴奋,忙着找地方照相德露滋。我为了一探究竟,攀上岩石,想上去看个究竟,但上去以后发现荆棘丛生,钻不过去,只好下来,尽管没有看到泉眼,但这儿是正宗的丹河源头确定无疑了。
随后,孙书记决定带我们去看另一个小瀑布,此瀑布位于龙王沟内,路十分难走,几乎没有路径可循,加上刚下过雨不久我的糟糠之妻,十分湿滑,大家在沟中忽上忽下,互相帮助着小心前行,终于来到了一个小瀑布前。孙书记告诉我们,其实谷中有好多这样的泉眼,都在冒水,然后汇到一起,注入丹河主干道。
看完小瀑布,我们又来到一个叫"龙洞"的隐秘偏僻的地方,这儿的路更加难走,小径两边是荆棘阻挡,有好多原始森林,下面是腐烂的落叶,有的地段只好手脚并用。虽说叫作"龙洞",其实是一个直径约二十公分的小溶洞,里面有水不断流出,水珠散落在下面的岩石上,形成水花四溅。我用一根树枝插入洞中想一探深浅,但树枝不够长探不到底,推测里面一定有较大的溶洞。孙支书告诉我们,如果遇到天旱无雨,附近村中的老百姓会拿上供品鞭炮使徒卡恩,敲锣打鼓来此求雨,其中一项活动就是用竹竿捅龙洞。这和有些农村天旱了就用勺子挖院子中的水道一回事。

看完龙洞,我们随孙书记来到了后沟村的会计家,我们在这儿吃了一顿丰盛的农家饭。
河泊村委会驻地就设在后沟村,这是一个贫困村,但村中十分干净整齐,湛蓝的天空,白云飘飘小荷欲绽,空气清气。村中有一座清代舞台十分精致,台柱子上有一幅楹联十分吸晴,其曰:"亲贤远奸梨园子代修春秋天,褒善贬恶歌舞台堪作赏罚地。"

下午孙书记决定领我们去探究一个神秘的地方,一座北宋政和年间建成的佛塔。
此时天气十分炎热,但大家听说有北宋政和年间的塔,情绪十分高涨,冒着酷暑,在另一位村民的带领下出发了。
我们跟着向导沿着田间的小路向上攀行,不一会大家就累得气喘吁吁,于是大家坐在一片核桃林下休息了一会。从这儿看,白云、青山、绿树一片田园风光,此处地势开阔,附近的几个村子都可以看见。孙书记说因为山上有座塔,这儿叫塔坡山,上面去年发生过大火,把松树烧死一大片,让人十分心痛,他还被罚了一千元钱。我们继续朝塔的方向前进,酸枣树的圪针不时划破我们的衣裤和手臂格雷森·蔡斯,有时不得不从火烧过的枯枝下钻过,身上擦上了一块块黑炭灰。我们终于来到了小山顶,一座倾斜塔的暴露在我们面前。这是一座用大块砂岩构件干垒砌起来的塔,塔身倾斜,四坡注水式顶部已掉落在旁边的荒草中,其实更像一座大型方形佛龛。下面有砂岩砌成的须弥座,上面为窟室,门上方有一块青石题记,上刻有捐资人姓名和政和年间修造的字样,其他内容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看不清楚。通高约三米,面宽1.5米左右。据向导说,塔原来保存完好,前几年鹿宿村的村民说,此塔镇住了他们村的脉气,于是组织了几十号人上山将塔顶掀落,又想将此塔推倒,但底座的基石都有榫卯连接,塔被推倾斜了,但还是没有倒掉全名目击。听了此事后,大家都感到十分惋惜。在一千多年前修这样一座塔要耗工耗时多少绠短汲深啊,况且历史悠久,作为文物应当加以保护才对,不应因迷信而毁坏文物。文物部门也有责任,普查中偏远难走的地方没有关注,没有及时加以维修保护易读小说网。

站在塔坡山上眺望,西北方向的发鸠山山势雄伟,云海磅礴,雨色蒙蒙,从不同的角度看山,有不同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令人称奇,人在大山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大家对今天的丹源之行十分满意,如果没有孙书记的帮忙,我们可能要走好多冤枉路,也不可能知道此古塔的存在,在此再次表达对孙书记的感谢,愿他的丹源文化旅游公司发扬光大自动售菜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在归途中路过河泊村时,我又向大家讲述了河泊村和鹿宿村的悠久历史。
据志书记载,长平之战时,秦将白起在此杀人很多,血流成河,聚成血泊,此地便叫血泊村,后来,人们嫌村名过于恐怖,又正好有丹河源流从此村边经过小遥17岁,便改名为河泊村了。而鹿宿村名的来历让人感动。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曾路过此地,看到一只鹿正在熟睡,便即兴题诗抒怀,后来建村时就把村名定成鹿宿。
每一个小山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和传说,丹河源头区域更是如此,让我们多关注我们的母亲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为大美高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